天呐小说网 > 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 > 第一百一十四章,魏无忌的异动

第一百一十四章,魏无忌的异动


  不过,蒙骜知道,尘华君不会无缘无故地问他什么无聊的问题。

  而尘华君之所以问这个问题,也绝对不会是因为尘华君在这儿呆久了,想请求蒙骜给他算计一下。

  因而,蒙骜听了尘华君的问话,便想了一下,道:

  “是呀。

  唔……大小仗不下百场吧。”

  尘华君听了蒙骜的肯定,淡笑着看着远方,道:

  “这两年,我们跟东周打,灭了东周;

  跟韩国打,取韩国皋、巩两地;

  跟赵国打,定太原;

  跟魏国打,取魏国高都,汲,拔之三城;

  这一次,我们跟赵国打了半年,取赵国榆次,新城,狼梦等三十七城……”

  尘华君说着,没有说下去。

  而是转头望向了蒙骜。

  蒙骜正听着尘华君总结的话,听得好好的,内心里,还有一种澎湃之态。

  乍然看到尘华君听了下来,看向了他。

  蒙骜怔怔地接了一句:

  “干得漂亮。”

  语气里,还有着心中未完全散去的澎湃之情。

  可是,尘华君眼底平静。

  望向了蒙骜,淡淡地说道:

  “骜哥觉得我们秦国如何?”

  觉得秦国如何?

  身为秦国的将领,难道他蒙骜还能说秦国弱,明天就要完了吗?

  如果秦国真的弱,而尘华君作为蒙骜的好友,蒙骜说不定还真会这样说。

  不过,秦国不是。

  那么,尘华君问他蒙骜这个问题,是做什么呢?

  自然不会只是为了听一听“秦国很强”这样的好听的恭维话。

  “秦国很强。”

  蒙骜情不自禁地说道。

  说完之后,蒙骜看向了尘华君。

  尘华君也是看向了蒙骜淡笑,眼底里是意味深长。

  他重复了一遍,道:

  “是呀,秦国很强。”

  说完之后,尘华君又含笑望向了远方,道:

  “不,是秦国已经足够强了。”

  蒙骜听了尘华君的前后两句话,却是有些不明白。

  强,哪里有足够的呢?

  不是越强越好吗?

  当初鼎盛时期的晋国,不也是极强的吗?

  可是后来呢?

  后来,晋国被三个氏族瓜分了。

  这样看来,强,是没有尽头的。

  武灵王时期的赵国,足够强了吧?

  秦国为什么一直盯着赵国打?

  还不就是因为当初吃了晋国的亏。

  当初晋国初始的时候,秦国的国君忙着打西面,没有顾及到他东边的晋国。

  因而,等到秦国腾出手来的时候,晋国已经足够跟秦国比肩了。

  秦国想动都动不得。

  秦国之所以一直打赵国,还不就是因为赵国已经开始强起来了。

  而且秦国离赵国又近。

  秦国不愿意身边出现第二个晋国么?

  到时候赵国强大了。

  领土往哪里扩大?

  还不就是邻国么?

  当初秦国也是先打下了西边的国家。

  等他们回过头来,想向中原进攻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与中原之间,隔了一个他们秦国轻易动不了的晋国。

  要不是晋国轻易动不了。

  他们秦国还真就啃下了。

  相信晋国对他们秦国,也是同样的感觉。

  所以,如今正蒸蒸日上的秦国,哪里还容忍得了赵国一步步变强呢?

  蒙骜正疑惑着的时候,就听得尘华君说:

  “秦国已经足够强了,就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忌惮;

  引起其他国家的忌惮,这些国家就容易联手。”

  蒙骜听了尘华君的话,嗤笑了一声,满不在乎道:

  “联手就联手呗。

  我们秦国又不怕他们联手。

  联手了更好。

  还省得我们秦国一个个地跑过去找他们打。”

  蒙骜身为一个在边关待了多年的秦国将领,自有他说一番狠话的底气。

  事实上,如今六个国家,哪一个没有被他们秦国打得抱头窜鼠过呢?

  尘华君听了蒙骜的话,却是摇了摇头,道:

  “我们秦国确实是有这样的实力。

  但是,打赢了一次之后呢?

  这些国家说不定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说不定,刚开始还只有几个国家来打我们。

  到了后来,其他国家看到我们秦国如此强大,心生忌惮,便都动了对我们秦国讨伐的心思。

  那么,到时候,我们秦国怎么办?”

  “这……”

  蒙骜挠了挠头。

  虽然尘华君说的话,有些耸人听闻。

  但是,蒙骜却是对尘华君说的这种情况,想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最后,蒙骜只得气馁地叹了一口气,试探着问尘华君:

  “那尘弟……

  你说怎么办?”

  尘华君依旧没有回答蒙骜的问题。

  而是又说到了另一件事:

  “骜哥,你说我们登基了两年多的君主,在咸阳城内坐稳了那位置了吗?”

  一说到此,蒙骜立马惊出了一身冷汗:

  是呀,他们如今在咸阳城中的大王,曾经是秦国送到赵国的质子。

  虽然众人对他最终登上了王位,感到神奇。

  但是,到底他是正儿八经坐上去的。

  虽然上去之后,在咸阳城中掀起了一番比较小的腥风血雨。

  但是,昔日里,安国君儿子众多。

  可不都是省油的灯。

  如今两年多了,咸阳城中的那位,坐稳了自己的位置了吗?

  两年来,丞相吕不韦权重,即使是尘华君与蒙骜两人,远在边关,也有所耳闻。

  至于朝中有没有其他受重用的大臣,或是家族。

  至少远在边关的他们,没有听到。

  新君刚登基;

  新君的儿子,最大的还只有十二岁;

  新君还有着众多的兄弟……

  这时候,他们边关的将士,大刀阔斧地跟其他国家打仗。

  谁知道会不会有阴险狡诈的敌人,直接使用宫心计,去到咸阳,离间咸阳城中各个势力的心呢?

  要是再有其他国家的君主,孤注一掷,派了人去咸阳城刺杀他们的君主……

  那咸阳城就直接乱成一锅粥了。

  蒙骜倒吸了一口凉气。

  直直地盯着尘华君。

  想听清楚,尘华君背后的意思,是不是正如他所想的这个。

  可是尘华君却是淡笑着眯了眯眼睛,道:

  “所以才说,我们秦国,已经足够强了啊。”

  尘华君回头,看向尚有些迷糊的蒙骜道:

  “不过,还少了点东西。”

  少了点东西?

  蒙骜看向了尘华君:

  少了的东西……

  是说他们秦国少了稳坐王位,杀伐果断的君主吗?

  尘华君笑了笑,伸出手,拇指和食指中间隔出一条道,道: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现在我们秦国很强。

  不是足够强。”

  很强?

  足够强?

  蒙骜感觉自己似乎怎么也听不懂尘华君的话:

  这两者有区别吗?

  蒙骜还在思考着尘华君说的那些话。

  尘华君却是终于把话题,转回了他们两人最初的话题上面:

  “骜哥,你说魏无忌那边的人有异动?”

  “对啊。

  我听说,魏无忌那边派了人去韩国楚国燕国。

  魏无忌还派了人回魏国。

  所以,我猜,他们应该是要商量着来一场大的了。”

  魏无忌是魏国的信陵君。

  不过自从他盗了魏安厘王的兵符,替赵国解了围之后,便一直居住在赵国。

  如今已经过去九年。

  跟魏安厘王闹翻了的信陵君,如今都派了人回魏国。

  估计这事,除了跟秦国有关,也找不到其他什么沾边的事了。

  毕竟这一次,魏无忌的阵仗这么大。

  派了门客去往六国。

  而在这两年内,秦国也确实是势头猛。

  跟秦国沾边的三晋,都在秦国这里丢了城。

  若是此时不联合起来。

  难道还要等到自家的土地,被秦国一点一点地全部蚕食掉了,才想起来反抗吗?

  三晋,是不得不反抗了。

  至于其他的国家,总归是有一种:

  哪个国家好打,他们便去打哪个国家的传统。

  毕竟,谁不想花费最少的力气,就能够得到最大的收获呢?

  大家一起去打,比起跟被打的站在一边反抗,要轻松得多了。

  所以,多半对秦国有啥看法,或觊觎,或忌惮的国家,都会很乐意来掺和一脚的。

  “骜哥,如果六国来攻秦,你觉得我们能抵挡得住吗?”

  蒙骜听了尘华君的问话,想都没想,说道:

  “这有什么问题,又不是没打过。”

  蒙骜说的是两年前,秦庄王刚登基的那一次。

  不过,那一次的联盟,是东周朝廷最先发起的。

  其他国家的人,也把东周朝廷,当做那一次攻击的主心骨。

  然而,这块主心骨浑身上下,却都是软肋。

  因而,拥有一块软骨头做主心骨。

  这些国家联合来攻,不败才怪。

  这一次却不同了。

  至少这一次,来攻击秦国的国家,不是抱着趁机占便宜的心态。

  而是,拼着自己一方被削弱,也要损耗秦国。

  对面来势汹汹,他们秦国应该怎么办呢?

  尘华君望着远方:

  “不,骜哥,这一场,我们会败。”

  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六国一次打不败秦国,就又会派兵来打第二次。

  秦国如今的情况,并不适合与六国硬碰硬。

  当然,另一个原因,则是:

  如今尘华君手底下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函谷关外的诸多军队当中。

  或许蒙骜都没有察觉:

  他们这两年,一直都在打仗,为何这军中的人,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多了呢?

  尘华君对于此,却是微微一笑:

  因为,这些,都是他的手下,在战场上招揽过来的人呀。

  除了这些人之外,在蒙骜如今带着的军队里面,都有能够说得上话的,属于他尘华君的人。

  当这些人,真的成为了尘华君的人之后。

  尘华君便舍不得让这些人无故地去送死了。

  对于魏无忌即将发动的这场战役,尘华君看得通透:

  这一战,毕竟是一方势力颇强,不好打。

  另一方又来势汹汹。

  一个搞不好,估计会胶着好几年。

  秦国跟魏国,胶着好几年没事。

  因为到底是秦国要强于赵国。

  赵国不会把秦国给拖死。

  两方相抗。

  一方实力强,一方实力弱。

  胶着着,胶着着,强的一方,就会愈强。

  弱的一方呢,就会愈弱。

  所以,他们秦国作为强的一方,是不怕的。

  但若是两个实力相当的势力,相抗争。

  那么,两相胶着之下,便会两方都变得很弱。

  他们本来就弱的六国,变得更弱了,自然没什么了不起。

  况且,这弱还经过了六个国家的分摊。

  但若是他们本来就强盛的秦国。

  在还没有强大到,足够一举将六国灭亡的时候。

  就被六国给缠上了。

  拖住了后腿。

  秦国没脑子地跟六国打。

  其实是很不理智的。

  因而,倒不如,暂且退一退。

  保存秦国的势力。

  当然,秦国的势力保存了。

  也就顺便保存了他尘华君的势力。

  就像尘华君所说的:

  如今秦庄王的长子,才十二岁。

  秦庄王身边还有着众多的兄弟,觊觎着秦庄王的位置。

  而他尘华君,不也是有着与秦庄王同样的处境吗:

  他的长子,如今也才十二岁……

  虽然这个长子,十岁的时候,就能灭人满门。

  看事情比较通透。

  不过,如果他早早地死了,他的儿子,即使是如此的聪慧。

  也要过得极其的艰难。

  所以,他又怎么能早早地死去。

  让他的儿子们,失去庇护呢?

  更何况,在咸阳城里,觊觎他尘华君势力的人,也不在少数呀。

  尘华君脸上浮现了一抹淡笑:

  为了一个人的家,为了无休无止的战争,去抛头颅,洒热血,罔顾自己的性命。

  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呀。

  ——将士们过去在这无休止的战场上洒下的热血,估计不需要一年,就彻底地凉了,冷了。

  谁还能记得他们呢?

  尘华君思绪飘远。

  却是对着蒙骜条理清晰地解释道:

  “这一次是魏国信陵君牵的头,骜哥对魏国的信陵君,了解多少?”

  魏国的信陵君,尘华君并不陌生。

  要知道当初弋阳在大梁的时候,还唤着信陵君“无忌叔叔”呢。

  蒙骜点点头,道:

  “略有耳闻。

  听说是个德行比较高的人。”

  说这话的时候,蒙骜的语气有些勉强。

  因为这些年:

  齐国有孟尝君。

  楚国有春申君。

  赵国有平原君。

  魏国有信陵君。

  这四个人,都是品德极高的人。

  因为品德高尚,所以吸引了一大批的奇人异士过去投奔,甘愿替他们效命。

  而他们秦国自诩为强国,却没有出过一个以德服人的君子。

  在其他诸侯国的眼中,秦国是虎狼。

  让人忌惮、畏惧;却不是让人尊敬、向往。百度一下“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https://www.tiannaxs.com/tnw128059/4778542.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