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逍遥女王爷风流史 > 第二十七章 白秋离开

第二十七章 白秋离开


  洛九天很是郁闷,洛九治把她拔得太高了,战得高不意味着看得远,而是像标靶一样,现在她就是站在平原上的猎物!本来拿下少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现在多了个护国大将军的头衔,虽是意外之喜,但没有实权,又有何用呢?

  自从她接手少府和治粟内史后,忙得不可开交,暂时没有时间思虑其他,得尽快上手,白秋才有时间铺路!他们的计划是拿下少府和治粟内史,把自己的商铺铺入皇家采购,还有就是盐的运营!

  盐是政府用来控制社会的控制回路,古代社会人们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比重最大,粮食也是古代贸易系统中最大宗的商品,而盐流总是和粮食流形影相伴。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只要控制了盐流,就可以控制了农业贸易。在系统控制中,我们可以用小电流的控制回路去控制、调节大电流的主回路。在经济系统中,盐和汽油也可以充当控制回路的角色,以小博大,来控制更大的经济系统。以汽油为例,工业、运输业离不开汽油的消耗。通过控制燃油价格,例如给汽油加价就可以向所有交通工具征收燃油税或养路费。政府再靠养路费来运营、维护整个交通道路系统的正常运行。盐的生产非常集中,便于垄断管理,只要控制了盐的供应和价格,就可以向所有消费者征收食品消费税。古代的历朝历代都非常倚重于盐税,是政府收入中最大的来源之一。盐是代价最低的征税手段,政府可以跑到1000个老百姓家里每户征收1元税,也可以从1个盐商身上征收1000元税,虽然征税总额一样,但征税成本却有天壤之别。前者需要维护多大规模的公务员队伍?每个公务员需要跑多少路才能征到税?而且每个人的盐消耗量少,即使涨价涨一倍,人们对价格也不敏感。最重要的是盐税可以隐藏在很多商品背后,绝大多数人不会意识到自己买的一只咸鱼里面,政府已经通过盐进行了征税。通过这种隐形的征税手段,盐还起到现代发票的作用!

  昭华盐专营采取的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办法,也就是国家赚取的是食盐收购、运输、销售环节的利润,这种方式虽说很好的控制了盐的所有权,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公元前685年,管仲将盐铁从私有转变为国有,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开辟了税收之外的另一个庞大财政来源。齐桓公则通过砍柴煮盐,再借助于齐国商人在各诸侯国建立的庞大贸易网,实现了全天下人向齐国交税。征盐税既不需要花钱圈养庞大的征税公务员队伍,也不会因为征税引发官民矛盾,是最佳的征税手段。齐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实现经济的转型,发奋图强,国运蒸蒸日上。拥有充足财政收入的齐桓公,可以投入巨资用于扩军备战,不仅修建巨防和齐长城,而且大量对外用兵。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没有庞大的后勤系统做支撑,是根本没法打仗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对外用兵会引发经济崩溃、民怨沸腾,简直就是亡国之举。但齐国不仅没有经济崩溃,而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没有盐带来的贸易系统提供财政支持,齐桓公哪有钱去组织多国维和部队、哪有钱年年开诸侯峰会、怎么维护周天下太平、又如何建立春秋国际新秩序呢?正是因为政府掌控了盐,才有财力来维持一个庞大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系统。同样因为有了丰厚的盐税,所以即使没有海外贸易的关税收入,国家也能维持正常运营,这也为明、清两代的闭关锁国政策提供了支撑。

  洛九天准备先从第一步开始改革,将盐的运营改成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她上奏洛九治,在产区设置四个盐场和十个盐监,负责食盐的生产和收购,然后现场转卖给盐商,盐商可以自由出卖,并且免除盐商贩运过程中的过境税。在重要地区设置盐仓,堆积食盐二万石,可以卖给商人,还要平抑盐价,如果商人不来,也可减价卖给平民收利。

  洛九治喜出望外,此变革全权交由洛九天执行。洛九天上书,为避免混乱,先试点执行,由竞标的方式选择第一家承运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tiannaxs.com/tnw89744/10043658.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