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大明文士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殿试(二)

第一百六十一章 殿试(二)


  第一百六十一章殿试(二)


  林云轩太兴奋了,没有想到今日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弘治皇帝了,再说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跟弘治帝也早早地就结缘了,当初他还下旨赐匾额和福袋呢。可是见了弘治皇帝怎么跟想象中的不一样捏?


  弘治帝略显老态,面色不太好,就像是大病初愈一般。可是眼神很是犀利,两道寒光直射而来,吓的林云轩心里一激灵,赶忙把头低下了。


  弘治皇帝已经注意到林云轩了,因为满殿的学子好像都萎靡不振看起来没有一点生气,而且态度是谨小慎微的很是拘谨。唯有一子,竟然敢抬头看朕,而且他的眼神是那么的清澈透亮,看到自己的时候那学子面露激动敬仰之神色。可能是碍于礼仪吧,他和自己的眼光稍微一接触就低下头去。他已经观察了一遍所有的学子了,唯有林云轩还算是合他的心意。以至于殿前失仪他也丝毫的没有在意。他嘴角泛起了一丝微笑道:“开题吧。”


  声音不是很大,甚至是有点沙哑,但是却如黄钟大吕一般响在众学子的耳畔。


  唱题的是大太监李光,他打开考题后高声念到:“朕尝闻欲治天下必先澄清吏治,若吏治清名则国富民安,上令下达四海清明。汝若为官作何为?”


  靠,上来就是关于吏治的题目。看来弘治帝要整顿吏治啊,林云轩心里暗暗的打鼓。


  下面的两题一个是关于民生经济的,一个是关于加赋于民的。日了狗了,弘治帝这是要闹哪样?这等国之大政方针之类的东西不是要和内阁商量的吗?怎么会用作殿试题目啊?


  话说此时的弘治帝深深知道自己的情况,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自知时日无多,他这是在挑选治世之臣呢。内阁中众人刘健、李东阳已垂垂老矣,下面的几个阁员也不是能成什么大事的人,这么多年的观察下来,朝中可用之人不多啊。自己在还好说一点能坐镇中枢指挥着,可是自己一旦不在了,就他那儿子朱厚照还能掌控的住朝局吗?他心里实在是没底,他是担忧的很呢,趁自己还能身体力行他打算在这一科里面找几个有才学的培养一下,好将来辅佐他的儿子啊。做老子的做到这一步也是没谁啊,对自己儿子的爱在这一点上是尽显无疑。


  林云轩也不管了,你既然出题了咱就作答就行了。后世虽然他是文学的博士,可是经济学多少也懂一点啊。再说了,后世那么多总结经验随便拿出一个在这个时候也是能震撼人的神经的啊。


  他开始答题,先写上自己的履历和祖宗三代。这是必须的一个程序。


  应,殿试举人,臣林云轩年十五,杭州府怀南县西河镇林家圩人氏,弘治十年怀南童子试中秀才,并与次年杭州府乡试中夺魁中解元,另弘治十六年会试侥幸夺得头名会元。并应殿试将三代脚色开具于后,曾祖文浩,祖统业,父传文。


  这是写在开头的证明身份的履历。


  下面开始答题,他提笔写下“臣对”二字,这是一个开篇的词,上面是皇帝出的题,你必须要应对啊,所以这两个字是必不可少的。


  然后开始作答,臣闻观德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欲治世者必谦谦君子矣,品行高洁方能律己、御下......


  他洋洋洒洒的写满了试卷。大概意思也就是说要想澄清吏治必须先启用有德行,有品格的臣子,这是首要的,你要是那一个贪官去治另一个贪官,那不是治标不治本吗?另外他还写了几条建议,比如问责制,审计制,监察制,等等一些后世普遍的一些东西。但是这个时代可是没有的,这属于是首创。最后他总结说,只有监察,审计做的到位了,才能控制住官员贪腐的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贪腐,在加上问责的制度这官员想要尸位素餐是不可能的了。


  另外两题他也很快的作答完毕。经济民生的他提倡广开商道,以辅助哺养农工。这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一个建议啊,自古以来天下四民以商为末位贱籍,封建王朝从来都是重农抑商的,他却来个反其道而行之。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会是怎么一个动静。


  第三题他主张给在第二题的基础上给商人加赋,给农民减赋。并直陈其中的利弊,可以说是文章正切中时下的弊端。林云轩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要是换成是朱尔文或者李东阳这等老人,吓死他们也不敢这么写,这牵扯的太广泛了,弄不好就有翻船的可能啊。他也是真敢写,关键是他对官场不了解,反正是皇帝陛下出的题,咱只是写明自己的看法而已。


  掌灯以前,林云轩检查了一遍试卷,看看没有什么毛病才放心的交了卷。


  弥封官不敢怠慢赶忙封装好,盖上弥封关防大印,在转交誊写官抄写。抄写官须用红笔誊写,称作红抄,在然后就有校阅人员统一的检查一遍,检查无误盖上校阅大印交给阅卷官。


  殿试的阅卷官只有八个人,每个人单独一桌,轮流传阅,也就是说这八个人要把所有殿试的试卷都过一遍。他们有看重的试卷就在上面画圆圈,最后就以圆圈的多少来定名次。得圈最多的前十名在呈送皇帝,有弘治帝阅后在决定名次。前三名的也就是传说中的“状元”、“榜眼”、“探花”了,这是一甲三人称之为“进士及第”,又称为“三鼎甲”因为只有三个人嘛。二甲和三甲就按得圈的多少排序了,二甲若干人大概占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是不固定的,称之为“进士出身”,二甲头名的称之为“传胪”。三甲就是剩下的三分之二的人了,称之为“同进士出身”。最后在有填榜官按名次拆封录下姓名与金榜之上,宣告天下。一甲的三个人立即就可以授予官职,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而二甲和三甲的人若想要授予官职,还要在保和殿在进行一次考试,也称之为“朝考”,综合两次的成绩择优录入翰林院授予庶吉士,这就是俗称的“点翰林”。其他的人按考试成绩优劣分发各部主事,或者派往外地任职。


  有明一朝内阁尽翰林,也就是说要想进入内阁那首先一点必须得是翰林内院出身的,没有在翰林院混过,你这一辈子倒头了也就是个布政使之类的。想要入内阁非得是有翰林院履历的才行。所以说啊读书人一辈子的目标就是能高中三鼎甲啊,尤其是状元,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


  林云轩出的保和殿在专人的带领下出紫禁城。皇宫大内紫禁城经过朱棣的建设之后规模宏大,宫殿楼宇众多,一不小心就得迷路。这要是不小心转到后宫之地,那就完蛋了。所以有专门的人引带考生,以防出错。


  带领林云轩的是一个小太监,看年纪也不大,大概有个十六七岁。林云轩迷迷糊糊的跟随着他的脚步,头也不敢抬小心翼翼的。


  左转右转的也不知道转到哪里去了,那小太监突然捂着肚子道:“哎哟,咱家肚子突然有点痛,你现在这里等一下,我去前面方便一下,一会儿就好,你可别乱动。”说着哧溜一下跑了开去,消失在前面的月亮门儿里。


  好吧,咱也不认识路,那就乖乖的等着吧。林云轩两日一夜没有休息了,而且到现在是水米没粘牙,他是又累又饿又困。他焦急的等待着那引路的小太监,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麻蛋,掉粪坑了是咋滴,他心里暗骂。


  他真想扭头就走,赶紧回家吃点东西饱饱的睡一觉。可是不认识路啊,偌大的皇宫没有人引带的话无头苍蝇一样的乱撞他可不敢啊,万一冲撞了贵人尤其是皇上的女眷的话那就是死罪啊。


  怎么办?他来回的踱步心里焦急忧虑显得很是暴躁。


  正在这个时候,月亮门那里传来一阵咯咯的笑声,好像是宫女在说笑。靠,怎么会有女人,这进来的时候虽然是天还没亮,但是他清楚的记得一路之上守卫森严都是持枪按刀的甲士啊,怎么会到了有女人的地方呢?他心里大惊,这是怎么回事,刚才那太监呢,娘希匹的跑哪里去了,这要是被巡逻的甲士发现了自己,那还有一个好?靠之。


  他想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可是哪里有可以躲藏的地方啊,院子里空空荡荡的无所遁形。说话间那两个女子已经绕过月亮门进来了。


  林云轩这个急啊,他一抬头和那两个宫女看了个对眼,靠,坏了被发现了。跑是跑不掉了,他刚想上前搭话说明原因呢。


  在看那两个宫女是花容失色,大惊的尖叫一声:“啊,快来人啊,抓刺客啊,有人强闯内宫欲行不轨。”


  靠,这下老子可冤枉大了,这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https://www.tiannaxs.com/tnw88979/6648498.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