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重返1977 > 第二十一章 相信

第二十一章 相信


  前面说过,如果按照先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古训,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均已迈入了这个行列。手机端 m.

  所以伴随知青返城高峰的到来,也很快出现了一次全国范围的结婚登记高峰。

  据资料显示,以京城为例,1981年本市登记结婚的对数有198858对,对1977 年的69679对,增加了1.5倍。

  而1982 年,是 对。

  这个数目虽有下降,但仍是1977年的近2倍,等于平均每万人有将近二百对人组成小家庭。

  由此可知,这个时期,大龄男女们争先恐后“脱单”的情况有多么热闹。

  不能不感叹一句,那可真是厨子和木匠的黄金年代啊。

  只不过这种热闹的背后,也带有仓促和妥协。

  鉴于当时适婚男女严重缺乏对异性的了解,但许多人的年龄却已经超过或接近三十岁。

  而且老百姓的思想意识里,也仍旧把婚姻视为社会传统的需要,“传宗接代”的意识是绝对的主流。

  那么从实际来说,哪怕是号召恋爱自由,早已没了包办婚姻的新时代。

  但现实的结合,风花雪月所占重仍旧不多。

  而以父母长辈看法为出发点的变相包办却不在少数。

  这叫没办法,大家既没时间,也没经验。哪儿还谈得两情相悦啊?

  只要人长相还过得去,感觉不是坏人,接触一段时间不反感也行了。

  最要紧的,都交给父母去判断。

  老人的事儿可多了。

  得搞清楚对方单位是全民的还是集体的?什么职务?什么工种?什么住房?得没得什么大病?家里有无要赡养的老人?抽不抽烟?喝不喝酒?念过初还是高?脾气温顺还是暴躁?甚至包括走路姿势是不是八字脚,两条腿是否一般长。

  说白了,能否“搭帮过日子”,才是他们在乎的心内容。

  于是这一代人在默守为伴几十年,子孙满堂之后,被子女问及当年自己的恋爱经过,往往都会给出“先结婚,后恋爱,在相濡以沫培养出感情”的答案。

  当然,只要能白头偕老,一样殊途同归,倒不失为另一种幸福。

  但不能不说,对两个当事人而言,在年轻时迈出这一步的时候。

  其实心里是不太有底气的,也多少都会有些遗憾和失落,以及对自我、对未来抱有怀疑。

  完全可以说,他们是迫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压力,才会被动或主动的选择了向客观现状妥协。

  所以说,这个阶段水清的累,还有一点是来自于这方面的烦恼,那是自己家庭和周围环境对她个人婚姻给予的莫大压力。

  其实找不找对象并不是事关生死的事,而且纯属是个人的私事儿。

  水清呢,也不是不想找。

  只是她是个随缘的人,觉得现阶段工作太忙,孩子又正是要人的时候。

  没必要苛求,想缓一缓再考虑这件事。

  可这个年代是不行。家里父母要催促,周围的“好心人”要帮衬,连单位和街道也要干涉。

  这些人全都特别热心地要为单身男女介绍对象,热心得象级给她们安排的任务,不完成无法交代似的。

  反过来,你要不找,说明你精神不正常,思想有问题,这样的另类份子是不容于社会的。

  这样,水清也不能不随大流儿,只能硬挤出时间和精力,来尝试着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可问题是给水清介绍对象的这些人,总爱自作聪明地搞平衡。

  她们自己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什么鱼找鱼,虾找虾,凤凰栖梧桐,草鸡进窝棚。

  而基于这个理论创造的天平,是把年龄、容貌、家庭、性格、职业、收入、知识、爱好,都列入其,细细测量。

  如一边是将,那另一边得变成凑合,总体份量永远都应该对等才行。

  如说一位姑娘,脸如有几个麻子。她的对象恐怕得眼睛有点近视才好。

  因为麻子与近视眼不但恰好两相抵销,近视眼也容易忽略了麻子,成功率自然极高。

  只是可惜,这种算法虽然高明,也称得精密。但唯独情感和情操是不会被计算在内的。

  那么这个天平对于水清而言,当然不准。

  那些人介绍给她的见面对象,从一开始走了板,几乎全是舅舅不亲姥姥不爱的模样。

  稍微有点样儿的,不是工作、家境太差,是老气横秋的丧偶鳏夫。

  当然,哪怕是这样,水清其实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因为她懂得一个人的美丑并不能只看表面。哪怕是对方是临时工,或是有小孩呢。

  将心心,只要对方愿意跟她一起好好照顾水晓影,两个人又能志趣相投,彼此相知,对她而言,姻缘依然美满。

  但关键是看心灵是需要时间的,她不急,人家急。人家不急,人家家里还催得急。

  而婚姻又事关一辈子幸福,绝对不能马

  本书来自  https:////x.html


  (https://www.tiannaxs.com/tnw6571/2562053.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