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唐末昭宗 > 3、制定条条框框

3、制定条条框框


  “临朝议事”是宦官既想掌握,但又害怕掌握的权力。

  它就是一把双刃剑,让宦官集团在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把他们逼到悬崖边上。

  没错,宦官们也是有克星的。

  虽然他们能控制皇帝、压制朝臣,但是遇上那些手握强兵的藩镇军阀,也只能忍气吞声。

  比如宦官界的楷模仇士良,一生杀了“二王、一妃、四宰相”。

  可就是这样的牛人,在被泽潞节度使臭骂之后,居然没有办法报复。

  后来,宦官们也学精了,他们就把目光放在皇帝和军权上。

  至于其他的政务、财务,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一般都不过问。

  但是,李晔遇到的偏偏是宦官界的异类杨复恭。

  他出生宦官世家,又通过假子、养子攫取了很大的权力。

  有了这样的基础,杨复恭当然要更进一步,比如像前任田令孜一样,做做皇帝的干爹。

  “复恭想要临朝议事,朕倒是可以想想办法,只是……。”李晔的拇指在食指、中指上来回搓动着,为了让对方看见,还故意举得老高。

  “一百万缗。”杨复恭的心都要蹦出腔子,好半天才报出这么个价来。

  “四百万缗,延英议事。”李晔说完把手一摆。“复恭不用反驳,朕还要顶住朝臣呢!”

  延英议事是指皇帝在延英殿召见大臣,本来北司的宦官是可以侍立一旁的。

  但在唐宣宗的手上,宦官被赶出殿外,只能在殿西候旨。

  虽然,枢密院可以在奏章上写自己的意见,但这也比不了直接奏事。

  而更让杨复恭烦心的是内斗,神策军中尉和枢密使虽然同属宦官,但这一百多年来龌龊不断,相互间的倾轧也很厉害。

  很多事情他就是说了话也没用,因为西门重遂、刘景宣根本不买账。

  如果能临朝议事,情况就会大大的不同。

  面对朝臣的压力,宦官们应该能拧成一股绳。

  杨复恭双眉一挑,说道:“大家,此事涉及到朝中四贵,老奴也得和其他人商量,还望大家宽限些时日。”

  李晔笑道:“复恭,朝里的宰相可不好对付,如果时间拖延得太长,那就不好办了。”

  把宦官引入朝堂,当然还有另一重意思。

  如今的宰相也分为几派,站在他们身后的是一个个军阀。

  每逢朝会这些人就会吵成一团,想拿个统一的意见比登天还难。

  “既然你们喜欢斗,那就让你们斗个够。”李晔不无恶意的说道。

  宦官、朝臣斗得越厉害,他活动空间就越大,否则只会被吃得死死的。

  “老奴告退,临朝议事的事,还请大家多多看顾。”杨复恭也知道夜长梦多的道理,他急急忙忙的离开了。

  李晔点了点头,他折回大殿当中,拿起了一支削好的鹅毛笔。

  虽然前身的底子还在,但李晔依旧不习惯用毛笔,于是让宫里的小宦官造了一些鹅毛笔。

  工艺很简单,无非是脱脂和热砂硬化,再用刀削出笔尖即可。

  “唰唰。”

  他沾了一沾墨水,接着一长串英文字母就出现在纸上。

  没错,李晔写的就是策划书。

  这几天他翻阅了不少资料,再结合后世的一些经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头绪。

  “当真枪杆子里出政权啊!”

  资料看得越多,李晔越认同天朝太祖的这句话。

  安史之乱,朝廷吃亏就吃在中原兵少上。

  尤其是讨伐南诏的天宝战争,前后损失精锐士兵15万人。

  搞得全国十个军镇,仅有安禄山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实力尚存,他不造反才怪。

  眼下更不必说,朝廷手里的军队不到十万,这数量比起周围的藩镇并不占任何的优势。

  而更倒霉的是,神策军的士兵大多是城里的富户,交了钱才穿上这身军装的。

  当年,奉旨讨伐黄巢时候,这些混蛋哭得跟孩子似的,这样的军队能打仗才怪。

  “先把周围的土地都拿到手里,施行普遍义务兵制度。”李晔首先想到的土地改革。

  这是普鲁士强盛的关键,也是天朝太祖能够取胜的原因。

  甚至在唐朝初期,军队战斗力之所以爆表,也与它息息相关。

  而在府兵制败亡之后,募兵制又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也真是在这个时候,唐军的战斗力开始下降。

  边境军队当中,胡人的数量也急剧攀升,最终酿成大祸。

  “土地、流民、逃户。”看到这些字眼的时候,李晔笑了。

  唐朝之所以垮台,就是垮在财政上。

  租庸调制瓦解以后,又搞出了两税法。

  粗略的说,就是一年收两次税,税金又分成三份,分别是留地方、送节度使和上供朝廷。

  可是,这个比例分成有大大的问题。

  节度使一级倒是肥了,朝廷却搞得揭不开锅。

  而更脑残的是,制定税法的时候,朝廷居然规定农民必须用铜钱缴纳税款。

  在这个金融措施落后的时代,折现的方式就是自寻死路。

  果然,没执行几年,就来了个物贱钱贵。

  偏偏大和尚们又拼命造佛寺,市场上的铜都成佛像了,这钱就更加金贵。

  农民就是卖了所有的出产,也不能完税。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能做的就是逃跑。

  人跑了,税却没跑,这户人家欠下的税款,就由他的邻居们来承担。

  但到了这地步,还有谁能完税?

  最后所有的人都成了逃户,这也就是黄巢起义能一呼百应原因。

  “田有了,人也有了,下一步就该改革钱币了。呵呵,照搬天朝建国初期的粮食与货币挂钩政策。”李晔很快又有了法子。

  这还是拜流行书《货币战争》所赐,不然李晔这个工科生,还真不知道经济居然能怎么玩。

  等到所有的条条框框制定好以后,李晔放下了鹅毛笔。

  他又细细的看了一遍所写的一切,然后将那叠厚厚的纸,慢慢的卷成一个筒。

  昏暗的大殿,很快变得明亮了。

  在门口侍立的小宦官,惊慌的把头探进来。

  当他发现这是纸张在燃烧时,又连忙把脑袋缩回去。

  皇帝确实不敢拿大宦官怎么样,但要杀他们简直是易如反掌。

  所以,小宦官也清楚一个道理,知道得越多,掉脑袋的几率就越大。

  “哗!”

  李晔拿起一把火钳,拨弄了一下乌黑的纸灰,直到它们变成灰白色,才大摇大摆的走出大殿。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冲到了火炉旁边,伸手在那些纸灰中捞摸着。

  “有了。”

  很快,他兴奋的叫起来,也不顾灰烬肮脏,伸手将那纸片揣到怀里。

  可就在他跑出殿门的一刹,脸上却重重的一记耳光。

  “咱家东西也是你个小兔崽子能拿的吗?”

  小宦官还没从眩晕中醒来,怀里的东西就被人拿走了。

  “刘公公,您……。”小宦官当然不敢抵抗,就是脸上有鲜血流淌,都不敢用手擦一下。

  “滚!”那个人掏出纸片之后,耀武耀威的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小宦官一脸怨毒的说:“等着吧,今天的一切我会十倍奉还。”

  (本章完)


  (https://www.tiannaxs.com/tnw65080/2851601.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