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龙鼎天之诸葛武侯 > 第38章:偷鸡不成蚀把米,弄巧成拙徒自薄

第38章:偷鸡不成蚀把米,弄巧成拙徒自薄


  我对着那些穷凶极恶,想置我于死地的军官微微一笑,“嗖”的一下跃下了屋顶,静静的站在府衙院墙外的大道上。

  我要等着他们前来。

  只听见整个府衙之内顿时火光冲天,兵器噼里啪啦的撞击声,散乱的步伐声,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就像演绎着一首战斗的协奏曲。

  我站在大道上,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没想到折腾了这么久,已是深夜,这汉中的夜晚湿冷湿冷的,让我很不习惯。

  “在那,在那!”

  突然一个四处寻找的军卒终于发现了我的所在。

  一支响箭划破漆黑的夜空,绽放出灿烂的光芒,只听无数个声音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

  “杀啊,杀啊!”

  呼喊声、愤怒声、嚎叫声不绝于耳。

  刹那间,四五十个抢先过来的士兵已拿出武器疯狂的涌向了我。

  我见时机来临,施展轻功,慢悠悠的在这些士兵前面走着,越来越多的士兵追了上来,可不管他们如何奔驰,始终都和我差了那么一点点距离,愣是跟不上。

  “官爷们,要不咱们歇会,再继续?”

  我突然回过头对着气喘吁吁的那群士兵说道。

  没想到我的一句话,竟然把那些盲目追赶我的人吓了一大跳,纷纷止不住脚,一下子摔成一大片,哭爹喊娘,可笑至极。

  这些个士兵也算是官军中的佼佼者,此刻已是这般模样,丑态百出,很显然不符合一个合格军士的基本要求。可见这些平日里的官军好吃懒做惯了,遇到真正的对手,顷刻就把弱点暴露无遗。

  不过反过来想想,如今的朝廷已是一个巨大的空壳,壳子里面的五脏六腑早已经被各地的贪官污吏据为己有,哪还有什么钱财来豢养这些军士呢?而放眼大江南北,各地动乱不断,饥荒连年,哪里还有什么人去参军报效国家呢?也难怪会出现这种“体弱多病”的军士。

  我正在感叹之际,后来追上的那些士兵,已经来到了我的面前,看着眼前自己同袍的丑态,都目瞪口呆。

  “你……你究竟是人是鬼?”那个军官气喘吁吁的上来问道。

  “是人也是鬼!”

  我淡淡的说道。

  “少他妈的装神弄鬼,弟兄们,上去给我把这乱党绑了,凉他也跑不动了!”军官喝道。

  军官话音语刚落,这次来了三个军卒向我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

  “你们真是自以为是,谁说我跑不动了?”

  我话音刚落,就在这一群人的眼皮底下,再次闪了出去,然后慢悠悠的在前方走着,等待着那群蠢蛋继续追上来。

  “有本事,再来追呀!”

  我回过头对着愣在原地的士兵说道。

  “追……追……追……给老子追,你们这群饭桶,平日算白养活你们了!”

  军官此时已是气急败坏的对着士兵怒吼着,可是眼前的士兵起七倒八歪的躺倒一片,实在是没有了半点力气。

  我无奈的摇摇头,看来又得等等他们了。

  好在这府衙距离那所大宅子也不远了,这群饭桶应该能追上我吧?

  思索间,几个被迫无奈的士兵再次向我追了过来,我趁机调转方向,向那所大宅子的方向走去。

  后面的追兵犹如拉长线一般,铺满了整条大街。

  “放长线钓大鱼!”我心里暗自兴奋着。

  还好在他们的视线中,我仍旧不远不近的存在,他们迫于上峰的命令,这才不断的坚持着。大约走了一炷香的路程,我就已经来到了那所大宅子的门前。

  刚来到大宅子的门前,一股无形的气场瞬间侵袭而来,我条件性的气沉丹田,准备迎接着下来可能发生的变故。

  我回头看看,有几个士兵已然出现在了巷子的进口处,他们停了下来,似乎在等待这同伴的到来。

  此条巷子是一个死路,里面被房屋堵死,只能进不能出,看那两人的表情,显得很得意,他们以为我误打误撞,走进了死胡同,这下可就成了瓮中之鳖了!

  我无奈的摇摇头,回过头来仔细的观察者周围的一切。

  夜静悄悄的,此刻却是没了一丝微风,就连空气都险些凝结住,这种反常的气场,肯定隐藏着某种杀机。

  “这下我看你向哪里跑?”

  那个军官不知何时已经带了上百的士兵围了上来。

  我此时的心里特别的兴奋,眼看自己的一石二鸟之计就要达成了。

  “我不跑,我就住这里!”我微微笑道。

  那军官抬起头,这才看到那个宅院的大门,眼中猛然划过一道惊恐,然后迅速消失的无影无踪。

  “你……你住这里?”军官吃惊的问道。

  “是又怎么样?不是又如何?”

  “大胆,休要再次大放厥词,堂堂汉中定边侯府岂能容你这等叛逆?”军官喝道。

  军官的一句话,终于让我知道了这所宅子的主人,先不管别的,就这一点,已经不枉我如此大费周章的引他们来到此处。

  “你好像很害怕定边侯安公茂?”我趁机讽刺道。

  “放肆,定边侯的名号也是你叫的!”

  军官的一句话,瞬间无数把劲弩齐刷刷瞄准了我,只要他一声令下,我顷刻就会变成长满箭羽的刺猬。

  说起这定边侯安公茂,那可真是大有来头。

  众所周知,侯爷是皇亲国戚,是属于皇后的弟弟,公主的儿子这类人的封号,简单来说,就是皇帝的表亲。能得到这“侯爷”封号的人,那都是皇帝眼中的大红人,子孙世世代代继承侯爷的爵位,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而本朝的“侯爷”虽然也是尊崇无比,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个虚号,没有实权,但就是这么一个虚号,也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比起普通的老百姓,那可真是不知强了成千上万倍。就连地方的父母官也是对侯爷礼敬三分,逢年过节还得亲自去侯府走动走动。

  然而这个定边侯安公茂,却是一个例外的侯爷。

  首先,安公茂不是皇亲国戚,他和皇家没有任何一点关系;其次,这定边侯安公茂是草莽出身,是本朝第一个拥有爵位并手握重兵的侯爷。

  可以说在整个巴蜀之地,这安公茂就是一个风云领袖人物。

  而为什么安公茂及其家族能在巴蜀之地能屹立百年不倒,这得要从其身世说起。

  安公茂本是蜀地广安人氏,自幼家境贫寒,其父是一个常年四季行走在蜀道的挑夫,靠长年累月的挑担货物为生,是一个地地道道、老老实实的本分人家。

  据乡间传闻,安公茂的出生就是一个天降英才的神话!

  相传安侯爷其母亲和其父亲结婚二十余载,竟未生下任何儿女,两个老人对此已经是心灰意冷。

  谁承想,其母在四十岁那年,某日下午躺在自家院中大树下乘凉,没想到晴天霹雳,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直直集中了其母的肚子。

  就这样,不惑之年的母亲,竟然奇迹般的怀孕,怀胎十月之后,竟生下了一个男婴。

  这个男婴便是安公茂。

  而这个男婴自小便生的与众不同,刚出生不到三月就能开口说话,不到半年就能站起来行走,对于正常的生长发育来说,这孩子简直就是神童!

  因此,两个老人对这个晚来的儿子格外的细心呵护,慢慢的长大之后,这个安公茂更显得鹤立鸡群,想法比一些年长的成年人还要成熟。安公茂性格豪爽,常年跟随父亲行走蜀道,结交了不少道上的各色朋友。

  没过几年,这安公茂便在挑夫里面很出名了。

  可天不随人愿,伴随着安公茂的长大,其父母却连连惨遭厄运,纷纷意外身亡,大家流言蜚语,都说安公茂命硬,父母都被克死了。

  心灰意冷的安公茂,便独自一人来到峨眉之巅,拜在当世神僧静海法师门下,学得了一身上乘的功夫。

  静海法师知其并非池中之物,待其学成之后,便赶他下了峨眉山。

  走投无路的安公茂,又一次走上了父亲的老行当,做起了挑夫。

  可是这一次,他却抱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前去的。因为自古以来,挑夫之间往往是三五人自成一伙,常年受到当地官府的苛捐杂税剥削,又经常因生意几派人发生械斗,非常不团结,因此生活都过的极其贫苦。

  而安公茂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却想要改变这一切!

  他首先利用自己在挑夫里面的声望,经过几次大的血战之后,很快的统一了几条关中到汉中的蜀道上的挑夫,成立了杆子帮。

  慢慢的,挑夫们意识到了团结的力量,不断的有人前来入伙。短短几年时间,杆子帮就发展成为了拥有几千人众的巴蜀第一大帮派。

  而这安公茂不但胆大过人,而且极具经商头脑,巴蜀之地所有的挑夫之活,必须在他的统一安排下才能进行,这样杆子帮专门成立了金银局,有专门负责钱财的管理,如此之后,杆子帮的实力迅速大增。

  为了反抗官府相的欺压,安公茂四处招兵买马,迅速成立了自己的队伍。

  然而巴蜀之地,自古以来便是你争我夺的生存方式。

  时任的巴蜀总督早已心生变乱,在西藏势力的支持下,竟然起兵叛变,试图让巴蜀之地成为自己的掌中王朝。朝廷闻讯大怒,立刻派遣大军前去围剿,可巴蜀平素凭借山高林密的地理优势,竟然将朝廷大军打的落荒而逃,几次失败之后,已然没有人敢轻易前来平乱了。

  而此时,巴蜀总督却大肆敛财,搞得民不聊生,人们实在活不下去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却在巴蜀响起来了。

  这个人就是安公茂!

  安公茂早就对巴蜀总督的迫害深恶痛绝,借此次其反叛之时,安公茂举起了平叛的大旗,一时间人心所向,纷纷前来投靠,加上本就是巴蜀之地的杆子帮,几月之间就将巴蜀总督的叛乱镇压了下去。

  安公茂亲自将巴蜀总督的人头交给了朝廷,皇帝闻讯,感激涕零,破例皇榜公示,封安公茂为定边侯,专管蜀中军务,爵位世代承袭,并亲手写下“深明大义”四个大字,以此褒奖安公茂的平叛功劳。


  (https://www.tiannaxs.com/tnw60558/4943929.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