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乱宋之武将系统 > 第三百四十七章:分流

第三百四十七章:分流


  由于边镇的缺饷,群臣要求发内帑的呼声越高,直至万历三十三年十月,陛下方对此作出回应,允诺发出太后积储银三十万两,其余军饷则交由户部会同兵部议借。

  今年,正为陛下虚心接受,坚决不改态度而头痛的方从哲,亦倍感边事日重,故曾经奏言:军国重事,断非病夫绵力所能承担,兹者边报纷纭,日繁圣听,如臣寡昧,何能运一筹、决一策,以纾九重霄旰之忧。

  他希望能够去位让贤,并以补阁臣、补大僚、补言官、发帑金三事以请,然而奏疏均为陛下留中。

  不过面对为难局势,陛下还是有所振作,毕竟此时辽东的形势已无法让他再无为而治下去。

  五月二十七日,由兵部召开的九卿科道会议后,杨镐成为辽东经略,其余大员也陆续诏用。

  包括总督侍郎汪可受先出关,代李维翰驻辽阳,保定抚臣驻易州,御史陈王庭代杨一桂巡按辽东,以废将李如柏总辽镇兵,及征废将杜松屯山海关,刘綎、柴国柱等赴京听用。

  方从哲本来是各党妥协所推举出来的一个人物,因此所做的只能是协调各方,并勉强维持局面,也有协调之才,办事能够集思广益,为人老成大度,政治品德也不差,实在是一个循吏。”

  “第一项,二十三竖六点三横,第二项,二十七竖三点一横,第三项,二十五竖三点三横。”

  “杨镐,归德府人,万历八年进士,在辽海道任职时曾率兵袭击蒙古炒花军队,大胜,而后垦荒屯田,大利边境。

  万历二十五年奉命经略援朝军务。万历二十六年,在蔚山大败,败而不报,又谎报军功,被罢职。

  万历三十八年,复起巡抚辽东,多次指挥官军击败进犯的女真人和蒙古人,后退休。

  万历三十六年,建州女真公开叛乱,兵破抚顺,经过大臣们会推,为兵部左侍郎经略辽东。

  杨镐在朝鲜人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看成壬辰战争拯朝鲜于水火的功臣。

  在朝鲜京畿汉阳城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杨镐自平壤抵汉城,指挥宋军大破日军,从而解除汉阳城危机,遏止了日军的北进,取得稷山大捷的胜利。

  蔚山大败有两种主要说法。

  一主要是朝鲜人和杨镐本人的看法,杨镐指挥宋军乘胜进攻,将日军主力团团包围于蔚山,惜天雨连绵十数日,宋进军不利,反为日军所乘。

  蔚山失利,使战果未能扩大,朝鲜对此虽有惋惜,亦未归罪于杨镐,他们看来,此战可谓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二主要是朝廷看法,万历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总攻开始,黎宋前的一次突袭蔚山城成功,城内倭寇大半被歼。他们逃回岛山,坚守待援。

  第二天,宋军开始围攻岛山外围,步兵连破日军新筑的外围三寨,这三道防线一破,日军坚壁据守,不敢复出。

  中午时分,宋军奋勇攻坚,连破岛山寨二重栅门,就在宋军将要攻击最后一重栅门、眼看平壤大捷再次重演时。

  总指挥官杨镐忽然命令立即停止,派出的一队人于战场上割敌首级,为的是报功。

  大家一乱,自然无法再组织进攻了,致使阵脚稍乱,攻击受阻,只好鸣金收兵。

  就在此时日本方面传出了让杨镐心惊胆战的消息,五万陆军已经陆续从日本本土向朝鲜开过来。

  此时的宋军减员非常大,弹药供应也渐渐捉襟见肘,宋军只好由攻势转为守势。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宋军统帅部决定撤军,然而,在日本援军的追击下,宋军撤军失控,阵营大乱,死伤惨重。

  蔚山役后,赞画主事丁应泰劾杨镐贪猾丧师,酿乱欺罔,陛下大怒,咆哮,将杨镐调回,打进大牢,听候审判。

  但朝鲜君臣皆以丁应泰言为诬妄之辞。杨镐回还之日,朝鲜自国王宣祖至平民百姓皆恋恋不舍,宣祖率百官泣送于弘济院,汉城士民男女重髫戴白,皆出送郊外,诸臣以诗为别。

  朝鲜深觉惋惜,并为杨镐受诬而不平。不久朝鲜国王宣祖即派右议政李元翼、参判许成上奏辩诬,并上疏援救杨镐。

  万历二十七年七月,朝鲜建宣武祠于汉城南,特崇享兵部尚书邢筁、经略杨镐,宣祖亲书再造藩邦匾额揭于宣武祠。

  万历三十三年,朝鲜谢恩使柳寅吉、崔濂朝京,专求杨镐画像。时杨镐家居老家,朝鲜使臣千方百计寻得一杨镐老家举人前往其家乡,方摹得杨镐画像。

  万历三十八年,将其画像奉安于宣武祠。由此可见杨镐在当时朝鲜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第一项,十三竖六点十三横,第二项,二十竖三点八横,第三项,十五竖三点十三横。

  好吧,对于奴尔哈赤,我们以前开会了解过,对于敌我双方的三位最高首领我们都有了解。

  我发现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老,陛下,差点死了两三次,首辅六十岁,杨镐,万历三十八年退休,奴尔哈赤六十岁。

  不同的是奴尔哈赤一个人的权力和权威比陛下首辅杨镐三个人加起来还要大,奴尔哈赤会亲自上战场,陛下首辅杨镐只是坐镇指挥。

  对于杨镐的评价,本人的看法是在两种主流看法之间,朝鲜人恐怕是出于感激之情而对杨镐看的过高。

  我朝主要是出于不能容忍失败的指挥官和党争激烈的原因,失败的指挥官一向被认为没有能力。

  杨镐不是那些清官,而那些清官没有控制朝廷但控制着天下舆论,人称清流,党争的习惯是拼命攻击其他党派的人而拼命袒护本党派的人。

  不过我从来就未曾认同文官指挥打仗的能力,对于军队来说,文官指挥打仗是一种灾难。

  下面我们就所谓的后金**事力量写下看法,在等同数量下,竖是认为后金超过我朝的,点是相同的,横是不如的。”

  “营长,我不认同你对文官指挥打仗能力的判断。”谢富坤提出异议。

  “好,终于有人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不要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有什么就说什么,这很好,大家都不说,我也不知道你们想的是啥东西。


  (https://www.tiannaxs.com/tnw18724/5435272.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