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 第六十七章 血腥之路-上

第六十七章 血腥之路-上


  库宾卡和莫扎伊斯克之间的德军防御部队只有步兵第27军而已——其中两个师固守库宾卡这座近似废墟城市的周边,剩下一个师保持库宾卡身后到莫扎伊斯克之间将近二十公里的后路。毕竟考虑到寒冬时节在远离城市与道路的地方大规模驻军的困难,德军在莫扎伊斯克市中心为核心的防御圈只能维持不到30公里的半径,而莫扎伊斯克与库宾卡之间的距离有40公里,要想保持这个试探苏军反攻的桥头堡,那就不得不留下部队沿着身后的道路——至少是曾经的道路,部署一定规模的军队。

  与苏联人相比,这一地区的德军规模只有苏联人首批进攻兵力的五分之一,不过虽然数量不多,倒也可以看出朱可夫和莫德尔用兵上的指导思想不同——如果莫德尔愿意,投入更多部队到一线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那样就不得不面对前沿城镇和居民点承载饱和的问题,多出来的那部分人马就不得不忍受长时间暴露在零下四十多度的雪原中——被苏联人反复毁弃的库宾卡,充其量只能塞下2万多德军轮流在有简易掩体的地方御寒,人再多的话,就只能赶到天寒地冻的野地里了。

  12月18日的首轮进攻,朱可夫一次性投入了十万人以上的部队发动轮番冲击,因为距离苏军的预设阵地较近,炮兵使用上还是比较便捷给力的。同时因为士气还算高昂、莫斯科就在背后,朱可夫也有机会投入大量训练程度相对不足的莫斯科市民组成的民兵部队担任那种必然面临炮灰命运的任务,好节约一些士气和纪律性相对较好的苏军正规部队留着给后面的攻坚战用。

  800门苏联重炮的集中猛轰让德军第27军指挥官没敢让麾下4万多名勇士硬抗死挡,事实上第27军此前从莫德尔大将那里领受的命令也只是一旦苏军在天气不利的情况下一旦发动反击就试图摸清苏军反击兵力,并且迟滞敌人2~3天的时间为后方大部队争取到调整机动的时间即可。

  根据这一目标,第27军依托库宾卡东面数公里内的几道丘陵地带,稳固部署了背坡炮兵和工事,对源源不断冲杀而来的苏军步兵进行阻击,背坡炮兵一贯是德军从二十多年前开始就练习精熟了的防御战术,可谓是从上到下每一个军官都掌握到了熟极而流的程度。

  这种战术的精髓是在兵力占据弱势的时候,以炮兵为防御主力实现最大杀伤交换比,不计较每一块阵地的得失,而是利用适当放弃易于被敌军炮兵覆盖的场所,换取尽可能杀伤敌军有生力量的目标。在使用这种战术的时候,向敌一面的丘陵缓坡上只部署少量观察部队凭借防炮洞防御和观测敌情,炮兵部队和近距离阻击、反制部队则部署在丘陵背坡上避免敌人重炮部队的杀伤。

  这一招德国人在苏德战场上用的也不少了,苏联人不是没有学习过,只是苏军大量的新兵入伍、大量的军官换血让这种需要高度军事素养的时机把握能力的战术很难被苏军基层部队用出来罢了。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人只能依靠盲目凶悍地火力和悍不畏死的疯狂突击来弥补战术和火力精度上的差异,每次冲锋都会堆积数个步兵团从多个方向冲击,而德国人则会使用105mm和150mm榴弹炮成片成片屠戮缺乏战术素养的苏联民兵。

  每拿下大约一两公里的丘陵山坡阵地,苏联人都要付出万余人的民兵伤亡,经过4天3夜的激战,苏军第31预备役集团军(莫斯科市民组成的民兵部队)在付出了八万人的伤亡后,才算是拿下了库宾卡外围地区的全部阵地,把战线往前推进了7~8公里,贴近了市区的边缘——而德国人付出的伤亡仅仅只有两三千人左右,就这点伤亡中,还有一大半是每天下午到黄昏那段时间付出的,德国人为了给牵引式的重型榴弹炮部队争取到连夜后撤部署的机会,每次在苏联人即将突破阵地的时候不得不投入反冲击部队进行近距离作战,如果上峰允许抛弃重炮直接灵活撤退的话,伤亡数字起码还能缩减三分之一——当然,他们杀伤的苏军部队也会相应减少许多。

  ……

  12月22日。利用此前争取到的数天时间差,德军第27步兵军的远程加农炮部队和150mm牵引榴弹炮部队统统被统一部署到了库宾卡西面大约10公里的赫普。奥卡哈勃镇,与后续防御部队的炮兵单位合流一处。这里已经是德军部署的环莫扎伊斯克防线的边缘了,莫斯科河在库宾卡以西一代有一个大约三十公里陡然折向南方的拐点,到达赫普。奥卡哈勃镇的时候,莫斯科河南岸到梅塔湖之间的距离只有4公里左右,除非苏联人渡河迂回,否则的话进攻正面将会被限制的比较狭窄。而以德军远程重炮部队20公里以上的射程,部署在这里的重炮又可以很好地驰援库宾卡前沿阵地步兵部队的防御而不必担心短时间内被敌人冲锋的部队接近而转移的问题。

  因为前一段时间的进攻中,苏军第31预备役集团军损伤过重,在库宾卡攻城战中,第20预备役集团军也被投入了进来,这支部队同样是由苏军在莫斯科市民中拉起来的老弱组成的预备役部队,经过这一补充,攻城总剩余兵力人数被扩大到了20余万人。因为库宾卡城仍然处于苏军在莫斯科内防御圈预设炮兵阵地的覆盖范围内,朱可夫对于顺利拿下这里还是很有信心的——当然,所谓的顺利,也不过就是死伤几万人再往前推进10公里罢了。

  “轰~喀啦~砰~”绵绵不绝的重炮轰鸣把已经变作冰冻瓦砾堆的建筑残骸再次炸裂,飞溅地砖瓦从崩裂的冰层间激射而出,打在街道对面的房舍废墟上,引起一连串冰层碎裂的牙酸异响。当然,那一条条被称作街道的坑洼土路其实也没啥脸被叫做街道了,苏联人撤走的时候就把道路都挖得损毁不堪难以行车,德国人占领后继续构筑工事,一切自然也就面目全非。

  这里只是库宾卡东部市区,德国人依托夯实冻结的建筑废墟背面,从被苏联人挖得坑坑洼洼的街道上掘出一个个倒L型的防炮猫耳洞,这是德军在之前20多天构筑预设阵地的时间差里面拼命挖掘出来的,苏联的冬季,在冻土层上进行土工作业耗费的人力物力不是一般的大,不过既然元首比历史提前了十几天决定转入防御,同时苏军的反击又因为莫斯科坑道战的损失和拖延迟了十几天。在这20多天的时间差里,库宾卡驻防部队没事儿干的时候自然也就可以没日没夜挖掘防御工事,在库宾卡城内挖出数千的防炮洞和临时掩体还是没啥问题的。

  唯一的问题是,毕竟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大地已经冻得很结实了,要想进行长距离堑壕作业和坑道作业还是有点麻烦,因此这些相对高级的工事要在莫扎伊斯克和维亚济马防线上才可以看到——德国人攻占那些土地的时候,正值秋雨绵绵大地泥泞的时节,穴地挖土就和切豆腐一样简单,唯一的问题是施工完后工事会全部泡在水里,不过对于不赶着用的工事来说,泡几天也无所谓,只要等到大地封冻那几天临时把积水舀干,然后剩下的活计就交给冬天的严寒来完成就可以了。

  “啊,库拉迪斯长官快看!文森特他们的防炮洞被苏联人的炮火近距离击中了!”一个被分配到侦察任务的新兵猛然把脑袋从架在洞口的潜望镜里缩回来,浑身不住地颤抖,也不知道是因为寒冷还是悲伤,亦或是恐惧。

  “什么,直接打中了么。”他的排长猛然一掸身上的冰渣碎土,麻溜地接替了对方的位置观察了一下,德国人的防炮洞有大有小,大的可以藏下一个班或者一个小队的士兵,小的话只能躲下一个机枪小组或者狙击小组,这个洞穴显然还算是比较大,可以藏下十几号人,“那不是没事儿嘛,只是炸在后面的建筑废墟上,看上去爆破声势比较大罢了,放心,这种程度的攻击还活埋不了他们。”

  “真的没事么?我怎么觉得……”

  “吉拉德你这个笨蛋,正常的防炮洞都是L型的,目的是遮挡堑壕上方空爆弹药和直接打进堑壕的炮弹碎片;我们现在之所以挖成反L型,就是利用了建筑废墟形成的人造‘炮击背坡’效果,这些已经塌得不能再塌的废墟堆中心已经稳定到不能再稳定了,再被连续的冰雪封冻,苏联人就是拿出B-5榴弹炮都不能直接把这些废墟轰平。我们躲在后面的话,就不可能有直接命中坑道的炮弹或者空爆弹,只要防备后方废墟被击中时的坍塌飞溅物体就没事了。”

  德军新兵听得似懂非懂,不过还是觉得长官很厉害的样子,能够说出如此战术见解的,在德军里面居然仅仅是一个排长,也能侧面看出德军素质整体之高。这样的军事素养要是拿到苏军中,以苏联人反复清洗反复覆灭的换血频率,起码一个营长级别的是跑不掉的。

  苏军的炮击在继续,不过它们起到的效果却比野战时更加减弱了数倍,几乎就是挠痒痒的状态,而德国人也不怕苏联人冲进市区——只要苏联人是沿着道路进城的,四面八方有的是火力点把这些苏联人都送回老家,除非他们不走寻常路翻越一座座建筑的废墟从侧向进攻德国人防守的街道。

  一次次的冲锋集结成几千人一波的攻势猛打猛冲,随后在市区遭遇德军交叉火力的密集攒射死伤惨重,几乎死光了两个步兵团后,学乖了一点的苏军开始尝试不走寻常路,这下子德国人的机枪组倒是不能成批点名收割苏军士兵的生命了,但是很快德国人部署在后方的重炮群开始根据战况实时覆盖一块块库宾卡市区。

  “CG07街区,有苏军大股部队从多个方向进攻,请求炮火支援。”通过猫耳洞中的短波无线电发射器——这是一种只要单兵背在背上就可以使用的小型无线电通信装置——德军前线基层军官们把一条条己方阵地遭遇密集进攻,机枪火力无法覆盖全部进攻方向的告急电文发送到后方的炮兵指挥部,随后150mm重炮群就开始按照事先划分好的坐标区块进行无差别炮击。

  在这种炮击下,站得高反而是一种劣势,那意味着无数的炮弹不管打哪儿都能把弹片溅到你头上糊你一脸,而德军精心选择的那些看似被动、遭到进攻苏军“居高临下”打击的工事却因为低调地夹在两座废墟之间,避免了被直接击中的可能性。虽然德军炮兵打的是不加瞄准的覆盖炮击,却远没有苏联军队在阵地即将失守时呼叫的那种与敌人同归于尽炮击那样惨烈。

  一阵炮击过后,阵地上安静下来,爬坡的,翻墙的,走路的苏联士兵不是被弹片撕为碎片,就是成排地扫倒在街道上,最后不得不退却下去。

  进攻库宾卡市区的攻势持续了一天,却几乎只占领了最靠近城市东部边缘的一圈街区,这个进度让朱可夫深感挫败。库宾卡虽小,也是有七八圈街道的城市,按照这个速度,自己恐怕圣诞节都拿不下这座已经形如废墟的城市。

  看来只能把TD部队提前投入到城市战中去了,而且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这也着实是一种效费比比较高的做法——普通的城市战,敌人一般都会选择驻守各种建筑物,哪怕是已经成为废墟的建筑物来防御,所以苏联人在撤退的时候已经把库宾卡毁得不成样子,谁曾想莫德尔这个兵无常形的防御大师略略一变招,就把已经不看利用的堡垒火力点统统放弃和苏联人玩起了当道扎营。这种情况下,你如果采取夺取制高点进攻的办法,德国人就可以用类似于野战中的背坡炮击战术无差别灭杀占据制高点的苏军冲锋部队,而如果苏联人也中规中矩走寻常路进攻,有必然被交叉封锁街道的机枪消灭,这种时候,动用既有攻坚火力,又不怕面对面的机枪、反坦克炮杀伤的TD和突击炮就显得非常划算了。

  最重要的是——TD和突击炮简直就是为那些选择了当道扎营战术的防御部队量身定做的——在放弃了城市建筑制高点后,防御一方就很难隐蔽地接近进攻中的装甲单位,也难以攻击装甲单位薄弱的顶部和侧后,燃烧瓶铁拳这些武器的使用也被大大限制。德国人唯一可以依仗的也许只有牵引式的反坦克炮,外加射程比铁拳更远的RPG“坦克杀手”了,这些东西在SU-85m厚实的正面装甲面前简直就是挠痒痒,只有SU-75或者其他更加轻型的突击炮才会害怕这种程度的打击。

  当机立断的朱可夫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在库宾卡攻城战中投入了150辆各型TD和突击炮,掩护着苏军大部队浩浩荡荡碾向德国守军。形势果然出现了好转,德军人马在半天内连续失守了两个街区,却只击毁了苏联人不到30辆SU-76突击炮,最后不得不依靠临时布设地雷掩护部队有序撤退。

  一筹莫展的德军守城部队呼叫了一轮又一轮更猛烈的炮兵火力覆盖,可是那些低调地在城市街道中穿梭的重甲战车,又怎么可能被榴弹的弹片就击毁呢?

  “请求出动装甲主力进行反突击作战。”这份众口一词的请求被摆在了莫德尔大将的案头,赋闲许久的装甲兵军官们也摩拳擦掌纷纷请愿,愿意带队把不知死的苏联突击炮部队撵回去。

  “不行。”对于这类要求,莫德尔的回答很干脆,没有丝毫犹豫和商量的余地。某些骄悍的将官要求莫德尔做出解释,并且申诉到了希特勒那里,莫德尔也只是淡淡地解释:暴风雪天气机动不力,不仅我军装甲部队机动不力,苏联人的装甲部队和牵引火炮同样不利。在库宾卡死守,战略纵深还不足以把苏联人的重炮部队和攻坚部队拉脱节。只有和几个月前的库里克元帅那样有耐性,把战场拖到自己希望的预设战场上,把苏联人在暴风雪中拖到后勤瘫痪部队首尾不得相顾时,才是装甲部队出击的时机。

  “在莫德尔的严格命令下,第27军也没有硬抗,在平安夜,苏联人发动了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一波冲刺,战斗连续30个小时没有停歇,最终总算是完成了朱可夫“收复库里克,在城里过圣诞节”的指标。只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又多死了好几万苏军战士,损失了百来辆装甲车辆,又有几千辆的辎重车牵引车因为突前部署炮兵部队因此被不必要的故障和炮击毁弃在荒原中,就不得而知了。

  与血战夺地的苏军相比,德军步兵第27军仍然保持了七成以上的战力撤退回了赫普。奥卡哈勃镇防线,在这里他们重新组织起了一道防御,和原本部署在莫扎伊斯克外围的部队合兵一处,继续利用莫斯科河和梅塔湖的地利优势阻挡着朱可夫的大军。

  朱可夫很像再定一个“打破赫普。奥卡哈勃防线,攻进莫扎伊斯克过新年”的死命令,可是他的理智已经告诉了他,苏军不一定做得到这一点了。


  (https://www.tiannaxs.com/tnw134925/2987533.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