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 第三十章 男人的决战

第三十章 男人的决战


  “将军阁下,已经起风了,现在的能见度很差,我们是否准备出发了?”

  “天气预测过了么,这场暴风雪会持续多久。”

  “不知道,但是起码2天之内是不可能停的,而且刚才主力舰队发来电报,提示说英国人在佛晓的攻击中已经损失了近百架作战飞机,他们现在剩下的鱼雷机最多不到30架,我们完全不必顾忌。”

  “那就出发吧,躲在这种阴暗的冰山之间真的是又无聊,又危险。知道英国人的坐标了吧。”

  “当然,自从相互空袭开始之后,各自的舰队位置就没有什么可保密的了——除了我们以外,所以现在只有我们还保持着无线电静默。”

  “左舵二,方向195,全速。”

  清晨5点,随着库尔特。雷福曼少将的一声令下,刚刚刷上崭新纯白色极地涂装还不满1个月的德国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级”3号、4号舰“卡尔大公号”、“斐迪南号”从冰山掩映之间驶出,向着400海里之外的英国主力舰队驶去,随行的还有2艘“欧根亲王级”重巡洋舰和1“艘德意志级”、2艘P级装甲舰和一堆轻型舰艇……

  ……

  时间平缓地流逝着,雪也一直在下,压抑的氛围笼罩着两支冥冥之中必然会迎头相撞的舰队。下午2点刚过,德国战列舰队派出的搜索舰,M级轻巡洋舰“科隆号”与“杜塞尔多夫号”的雷达首先发现英国战列舰队的踪影出现在东北偏北70海里外。

  英国人的雷达则虽然略显迟钝一些,在正常天候下对海搜索距离也仅仅只有50~60海里左右,但是在雷暴云的天候下,因为电离干扰的原因,往往连50海里都不到。

  不过,这还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英国人在1940年时还仅仅只在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航空母舰一级的主力战舰上才安装雷达这种新装备——由于此时的舰载雷达基本上还处在初生婴儿一样的发展阶段,在小型化工作上处理得还很不完善,而英国人又没有维勒安这个导师从旁指点,自然也就不可能在没有走实战的弯路之前就无师自通了,英国人的巡洋舰此时此刻都还只能依靠光学观测搜索敌舰。

  所以,英国舰队直到一个小时后才侦测到德国舰队,不过好歹也是无伤大雅,毕竟在30海里的距离上,双方的战列舰也不可能对敌人造成什么威胁,发现更晚对于主力舰队来说也只不过是少了一些对敌情的及时把握罢了。

  3时15分,德国人前突侦查的“科隆号”与“杜塞尔多夫号”在反复通过雷达测距、测速、掌握英国前突搜索巡洋舰的相应参数后,率先对英国舰队前突的“伦敦号”重巡洋舰和“开罗号”、“南安普顿号”轻巡洋舰进行了试探性攻击。双方的交战距离远达27000码,这个是德制C-346英寸舰炮在使用普通平底弹情况下的最大射程,在这一交战距离上,德国人的M级轻巡洋舰每轮12发炮弹的散布半径足可超过400米,因此完全是不具备射击精度可言的,但是6寸炮毕竟是以射速闻名的,而德国舰炮高射速的特性又是居于诸国之冠——在维勒安指导帝国海军按照近爆引信和高平两用炮的理念研发4~6寸舰炮之后,德国舰炮就更为强调射速了。而M级轻巡洋舰上使用的C-34型6寸舰炮,每分钟至少可以射出8~10发炮弹,实在是非常骇人。

  炮击仅仅持续了5分钟,“伦敦号”和“南安普顿号”就分别被击中了6~7发6寸炮弹——就命中率来说,这与德国人在5分钟内打出40多轮炮击、500发炮弹的投射量来说,是不足一道的。可是就绝对值来说,这种程度的打击量还是立刻让这两艘巡洋舰失去了持续战下去的能力。而英国人因为主炮射程相对略近,竟然暂时毫无还手之力。

  “从科隆号用短波电台发过来的消息看,英国人似乎是派出了7艘战列舰来迎击我们,看来比预想的还要少啊。”雷德尔元帅的参谋官拿着“科隆号”巡洋舰冒死前突侦查到的消息,向元帅说道,“这是我们的搜索舰摧毁了英国人3艘侦查用的巡洋舰,在英国舰队的外围撕开了一个口子靠近侦查的。”

  “把法国人最新锐的‘黎塞留号’和拥有最大口径主炮的‘罗德尼号’布置在舰队最末尾的位置?让‘伊丽莎白女王级’打头阵,“复仇级”居中?这种布置倒是中规中矩——不过对于坎宁安来说,他应该是不在乎怎么布阵的,反正我们的4艘战舰都是同型舰,最多是在接敌速度和接敌过程中一开始的火力密度上有差距罢了。”

  在两支战列舰队以锐角靠拢的时候,把重火力的战列舰摆在前面可以在接战的第一时间就发挥出局部火力密度的优势,但是不利之处在于如果首舰速度较慢的话,则战列之间的交战间距把控不易,在抢占T字横头或者相对更便捷的交战角度方面也会表现不佳,而英国人目前理论上火力最为强大的、拥有9门16英寸主炮的“罗德尼号”,却恰恰是舰队中航速最慢的。

  很显然,坎宁安的战术是以抢占优势阵位为第一考虑——确切的说,是防止德国人抢占优势阵位,因为德国战列舰的航速都比他麾下的要高得多,“俾斯麦级”4舰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出32节以上的高航速。而相对放弃了接敌初期时间内的火力投送密度,也许在坎宁安看来,一开始在35000万码到25000码这段交战距离上投放炮弹的数量根本没有意义,因为这个距离上的命中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坎宁安做出决断了,那么我们就要好好招待一下他们了,传令各舰,在英国人的战列完全与我们进入交战阵位之前,我军各舰以1对1寻找英国战列前4艘——嗯,不,是前5艘,跳过位于第3位的‘约克公爵号’——战列舰进行战列炮击。务必以短时间内摧毁对方反击能力为第一目标。”

  随着雷德尔的命令下达,这一指示很快变成灯光信号被传播给了其余3艘战列舰,大家自然是心领神会。

  英国人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和“复仇级”战列舰在火力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8门15寸45倍径主炮,连型号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复仇级”各处装甲防护平均都要更薄弱2英寸左右。不过总的来说“伊丽莎白女王级”和“复仇级”在英国人的7艘战列舰中算是最为皮薄馅大的了,其余3艘无不是以坚甲重铠而著称。

  3点37分,当德国战列和英国战列在对冲接近到33000码的距离后,各自转向以15°锐角夹角继续靠近。“俾斯麦号”在经过紧张的校准之后,在32000码上率先对英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打出了第一波炮弹,随后,在短短3分钟内,全部4艘德国战舰都进入了可以开火的位置,到3点45分为止,除了英国战列最尾部的“罗德尼号”因为航速问题还没进入交战阵位,其余双方10艘战列舰都已经纷纷开火。

  一时之间,北海洋面上炮声隆隆,雷霆轰鸣。各艘战舰纷纷以一分或者两分钟1轮的速度对着各自的目标开火——你没有看错,确实是一分钟或者两分钟一轮,虽然战列舰的主炮往往最大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两轮甚至更高,但是受限于这么远的交战距离上观测炮弹落点都需要等上45秒钟的时间让炮弹飞完这段距离,所以在校准射击阶段,也就只能保持在这个速度上了。

  只是,德国人的校射击间隔是一分钟,英国人的是两分钟。在英国人看来,德国人这种疯狂的打法简直就是瞎搞——他们根本就还没等到前一轮炮弹的落点被统计上去就重新开炮了,这不是在浪费炮弹又是什么?

  只有雷德尔和德国海军的舰长们知道,他们不是在浪费炮弹,这全都是拜德制舰炮使用的底凹型弹和火控计算机的优势所赐。经过严密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底部凹陷炮弹弹形让德国战列舰的炮弹射程提高了15%以上,末端速度提高了30%~40%,因此“俾斯麦级”的16。5英寸主炮弹在飞越3万码的距离时所需的时间绝对不是和英国炮弹同样的45秒,而是32秒左右。而因为德国人先进的火控计算机在数据采集录入和计算方面非常强大,也大大节省了校准射击阶段的时间浪费,这些共同铸就了“俾斯麦级”那疯狂的校准射击频率。

  德国人现在还没有装备了三联装大口径主炮塔的战列舰,但是他们的弹药投放量却完全不比炮管总数量多出一倍的英国战列舰队差。

  当位于各自战列箭头位置的“俾斯麦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之间的距离接近到29000码、英军7条战列舰全部进入战列阵位并开始开火后,德国人终于像是找到了一点感觉。位于舰队前两位上的“俾斯麦号”和“提尔皮兹号”纷纷对各自的敌人形成了跨射。

  进入跨射之后,自然后续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等待校准参数才开炮,很快,这两艘战舰的开火速度飙升到了原来的3倍,见此情景,交战双方的心情都变得异常紧张起来,毕竟谁将会首先取得战果,有时候对海战的影响是很大的。

  “司令官阁下,是否调整一下队形让“伊丽莎白女王级”摆脱德国人的效力射击?现在这个距离上对我们很不利啊,我们的命中率不如德国人高。”

  “怎么可以说这种丧气的话,不行,航向绝对不能变更,现在的势态已经是对我们最有利的了——我们的战舰数量多,战列线比德国人更长,如果我们不保持‘甩尾’的线列姿态的话,很容易造成后方战舰火力发扬不足。”坎宁安在属下的劝谏之下咬定既定方针毫不松口,在他看来,前方战舰遭到集火是必然要忍受的不利,是一种必要的牺牲,何况伊丽莎白女王级虽然不如‘约克公爵’和‘罗德尼’那样皮糙肉厚,但是好歹也是拥有13英寸主装甲带的战舰,在30000码的距离上,纵然是德国人最新锐的大口径主炮,应该也是不可能轻易穿透的。

  在一个多月前的那场海战中,英德战列舰队之间的战斗是从一场夜战开始的,因此双方的交战距离比现在要近得多,德国人是从22000码一直打到16000码,才干掉了英国人两条战列舰。在坎宁安的认识中,显然是因为交战距离近给了以使用轻质穿甲弹的德国人以优势。

  轻弹轻质量、高速度,在使用同样量的发射药、同口径/管径比的情况下,轻弹的出膛动能是高于重弹的,因为穿甲弹动能是与炮弹质量成正比,也与炮弹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对穿甲动能的帮助更大。

  但是英国人和米国人在几十年来的战列舰主炮发展上一直都的是重弹路线,因为他们的战术思想一直都是赌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战列舰炮战的交战距离一定会越来越远,到时候,轻弹在远射程上失速明显、动能下降明显的劣势也就很明显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坎宁安把远战当做了英国人赖以取胜的法宝,把近战归纳为了德国人诱敌的毒计。

  不过就像是专门为了打坎宁安的脸,这种战况仅仅僵持了七八分钟,德国人在经过二十多轮的炮击、对每艘目标战舰打出200发左右的炮弹后,德国人终于连续开张了。

  “伊丽莎白女王号”在3点52分和54分先后被“俾斯麦号”的2发16。5寸穿甲弹击中,被炸毁了机库和防空指挥塔;“巴勒姆号”更惨,在截止到同一时间时,一共被“提尔皮兹号”打中了4发穿甲弹,前甲板被炸穿,上浪严重,B炮塔被一发击中正面防盾的穿甲弹打坏了转动座圈和输弹井,失去了战斗力。万幸的是因为距离太远德国人的炮弹动能没能穿透“巴勒姆号”的炮塔正面装甲,否则的话,就不仅仅是座圈炸毁那么简单了。

  “复仇号”、“决心号”也各有损伤,只是因为德国人的3、4号舰进入战场较晚,校准射击完成的比较慢,所以战果暂时还不大。

  与德国人的高效相比,英国人在这个交战距离上显然有点抓瞎,直到4点整为止,反而是只有最晚进入战场的“黎塞留号”和“罗德尼号”稍微找到了点感觉,打出了跨射,其他5条战列舰除了浪费炮弹什么都没干成——其实这还是得益于这两条战舰完全没有干扰他们的对手,可以专心开炮,而且因为其都选择了主炮塔全部前置的布局,火炮非常集中,着弹点观测上也相对容易和精准,校准射击的综合效率较高。

  真正让坎宁安下定决心发动冲锋的事情发生在4点刚过的时候。位于舰队第4位置的“复仇号”战列舰终于在德舰“毛奇号”的又一轮炮击下被命中2发,其中1发打中了其中一座炮塔的顶盖,把主炮塔彻底击毁;另一发则击中了主舰桥上不,把11英寸装甲包裹严密的司令塔直接炸到了海里。

  司令塔的装甲防护是仅次于主装甲带最厚实部位的,参战的伊丽莎白级2舰和复仇级2舰都是13英寸的主装甲带、11英寸的司令塔防护。德国人的炮弹可以在这个距离上硬生生把这些重点防御的部位咋金海里,显然远战也并不能给那些轻型的战舰以防御上的心理安慰了。

  “命令除了已经形成跨射的‘黎塞留号’和‘罗德尼号’继续保持原航速航向进行效率炮击,其余4艘战舰战舰左舵25°、‘约克公爵号’左舵45°,加速到22节,争取拉进距离,摆脱效力射击。”

  快速改变交战距离,是敌舰在进入效力射之后短时间内摆脱的一种办法,尤其是变相变速的航行,往往能让敌人不得不重新把炮弹射速降低到校准射击阶段,重新捕获双方的距离。

  但是代价也很明显——那就是己方之前校准射击积累的数据也会变成一张废纸。但是鉴于德国人在这个距离上已经很有心得,而自己人的5条战舰连跨射都没打出,显然快速突进也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了。

  调整阶段的战斗持续到了4点15分,在此阶段,英国人突前的5艘战列舰只有前主炮数量较多的‘约克公爵号’取得了一个战果——在15分钟的接近战中把1发14英寸炮弹打在了‘毛奇号’的甲板上,摧毁了防空指挥塔和一些副炮位。而进入效率射后的“黎塞留”和“罗德尼”则非常神勇,在30000码上连续5发炮弹分别击中了‘毛奇号’和‘罗恩伯爵号’,让“毛奇号”损失了舰尾的2座主炮塔,火力强度顿时衰减了一半。

  当然,保持航向、航速的德国战舰也不是吃素的,在火控雷达和火控计算机的帮助下,英国人调整航速航向的信息很快就被充分收集、并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形成了对弹道的修正指令,在这15分钟的时间里,德国战舰一共击中了英国舰队不下10发16。5寸穿甲弹,给英国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在15分钟的弹药交换后,双方舰队的交战距离也从30000码打到了22000码,炮弹落点的入射角则从40°降低到了32、33°左右。在这个距离上,“伊丽莎白级”和“复仇级”的主装甲带已经进入了被“俾斯麦”级的16。5寸主炮轻易击穿的程度了,但是反之伊丽莎白那短管的火炮则完全没有效果。

  “司令官,不能在继续前进了,再前进的话,德国人对我们的伤害效果就非常明显了,到时候就绝对不是挨上七八炮都能不丧失战斗力了。在现在的距离上,德国人的穿甲弹可以很轻松击破13英寸的装甲钢,我们的4艘老式战列舰在这个距离上很容易就会被摧毁。”

  “那又如何?我们的伊丽莎白等级别的战舰主炮倍径数只有42倍,停在这里也只能是只挨打不还手,不如继续加速突破到可以互相击穿主装甲带的近距离上——不过‘约克公爵’、‘黎塞留’和‘罗德尼’这三艘拥有15寸装甲带的战舰可以保持现有的间距,防止距离过近损失过大。在这个距离上,德国人应该很难对它们造成致命的伤害。”

  在坎宁安下达了这条指令的时候,那4艘老式英国战列舰的命运也就被决定了,后面的炮战过程无非就是长达45分钟堂堂正正的炮弹交换,拼的都是速度和精度,再无花巧可言。

  4点22分,“复仇号”在冲到距离“毛奇号”17000码的距离时,终于被累计超过40发16。5寸重炮炮弹击中,千疮百孔的舰体再也承受不住撕裂的打击,被炸穿主炮弹药库后彻底沉没,7分钟后,老而弥坚的“伊丽莎白女王号”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只不过它的战斗更为激烈,一直冲到14000码的近距离上,与“俾斯麦号”交换了20多轮高效率的炮弹。

  “巴勒姆号”和“决心号”暂时躲过了最后的一劫,他们幸运地在舰体被洞穿、动力大损之前,就已经被德国人摧毁了全部主炮塔和上层建筑,所以德国人不得不暂时调转有限的炮火力量转过去对付那3艘一直躲在远处疯狂输出没有挨打的英国战舰,任由那两条破船仍然像死鱼一样漂在海上。

  德国人在这一阶段中的状况也是绝不好受的,英国人转入不计生死的猪突猛进之后,4艘英国战列舰以几乎垂直的角度向着德舰猛冲,只用舰首对敌的4门主炮轰击德舰,在较近距离上,因为弹道相对平直,这种做法也让英舰的中弹截面变小了,因此德国人在命中率上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而一旦英舰舰首两座主炮塔全毁后,他们才会调回船身到一个相对较小的夹角上给后方炮塔让出射击角度。

  德国舰队在这一时期内的中弹数量大大增加,4条战舰共计被超过30发主炮弹击中,遭到3舰集中打击的“毛奇号”陷入了全舰大火之中,4座炮塔和指挥舰桥全毁,“俾斯麦号”也只剩下“安东”炮塔的2门主炮还能使用。另外两艘情况相对较好的“提尔皮茨号”和“罗恩伯爵号”则分别剩下3、4座主炮。

  英国人的42倍径15寸炮和45倍径14寸炮不足以击沉德舰或者对主装甲带保护区域造成致命伤害,但是在让德国战舰失去战斗力方面是绝无问题的。

  坎宁安的算盘打得很好:就算暂时的战沉交换比上比不上雷德尔,但是在火力输出能力的交换比上自己目前是占优的,只要德国人的舰队失去火力输出能力,就算到时候自己还剩2条船能漂,但是只要有火力和动力就可以确保抵近了把德国人失去战斗力的军舰报销掉。

  当然,雷德尔的想法也是差不多的,在此刻的战场上,已经失去了火力和动力的“巴勒姆号”、“决心号”和德国人的“毛奇号”已经成为了一笔巨大的赌注和诱饵——哪一方先认输逃跑,哪一方就不得不丢下目前战场上己方已经被重创失去火力、动力大损的战舰。

  坎宁安一度认为自己可以撑到最后,吃掉“毛奇号”,同时把失去战斗力的“巴勒姆号”、“决心号”拖回家。

  可惜的是,最终的转机在4点50分出现了,当时,德国人最后的主力“罗恩伯爵号”连续2发16。5寸炮弹击中了“罗德尼号”高出的2号主炮塔,硬生生啃穿了它高耸于其他两座炮塔之上的座圈,在剧烈的大爆炸中,“罗德尼号”的船头立刻开始下沉,而主炮集中布置的恶劣后果开始显现——一旦主装甲带上的某个要害被重炮击穿,很快就会让战舰失去全部火力。

  这一打击成了促成坎宁安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法国人的“黎塞留号”也是8门主炮全部前置的设计,而且更危险的是,它只有两座直接背负式设计的炮塔。加之15分钟前刚刚收到的为航母护航的战巡编队与德国人的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交火的消息,坎宁安只能不甘地选择了撤退。留下十几艘轻型的高速驱逐舰和巡洋舰断后发起鱼雷冲锋,吸引德国人的火力,自己带着受创不重的“约克公爵号”、“黎塞留号”和重创的“罗德尼号”撤退。

  是役德国人的“毛奇号”战列舰在英国人的集中打击下,最终被超过40发战列舰主炮炮弹击中,火力、动力全毁,全舰大火不息,但是犹然撑着不肯沉没,最后在英国人发动敢死突击的4条轻巡洋舰、12条驱逐舰的冲锋下,由于近防火炮火力不足、支援友舰不及接应,遭到英国人在4000码~5000码的远距离上密集发射鱼雷的打击,因为没有闪躲动力,最终中雷15条沉没,在鱼雷冲锋中,英国人1条轻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被德国人的护航战舰舰炮击沉,德军方面沉没1艘“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

  剩余3艘幸免于难的德国战列舰中,“俾斯麦号”受损最为严重,上层建筑与炮塔全毁,主装甲带以外的其他舰体部分严重变形,最终由相对完整的“罗恩伯爵号”拖曳回了基尔港;“提尔皮兹号”虽然也火力全失,但是好在所有蒸汽锅炉和中央主轴的蒸汽轮机没有受到损伤,自行开回基地。

  英国人的“巴勒姆号”、“决心号”在友军舰队撤走、鱼雷冲锋舰群溃散后,为了防止被企图接近拖曳的德国战舰俘获,舰上官兵毅然打开了海底阀门选择了自沉。

  最终,德国人沉没1条战列舰、3艘重创,英国人被击沉2条老式战列舰、自沉2条老式战列舰,“罗德尼号”受到重创,只剩“约克公爵”和“黎塞留”还保持了战斗力。

  从战果交换比上来说,德国人获得了此场战役的完胜,但是从战略角度来说,英国人也没有输太多——毕竟此战之后,德国人直到1941年下半年之间都不得不面临没有战列舰可用的状态,直到1942年年初之前也只有“罗恩伯爵“1条船独撑大梁。何况如果不是因为撤退导致失去动力的战列舰不得不自沉以防被俘,那么战沉的交换比将是1:2而不是1:4。

  战后,英国人以他们一贯的宣传口径,把这次战役描述为一场“损失较大的战略胜利”——虽然沉没战舰数量仍然超过德国人,但是毕竟“让德国海军在此后一年内失去了战斗力”。德国人则一如既往地宣传击沉交换比上的优势,夸耀着德国战舰“抗沉性强”的“优秀品质”,选择性无视了战舰续战能力上的问题。


  (https://www.tiannaxs.com/tnw134925/2987325.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