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 > 第一百零二章,班师回朝

第一百零二章,班师回朝


  蒙武喊了皱着眉头的赵眠兮一声:


  “眠兮?”


  赵眠兮皱着的眉头,并没有舒展开来。


  而是抬起头来道:


  “虽然我承认高弟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我想的却是与高弟想的,有些不同。”


  百里流沙在心里面撇了撇嘴:


  他本来就是随便猜的呀。


  真当他将这件事情全部说完之后,百里流沙便开始觉得:


  秦庄王应该没有这样的意识。


  既然没有这样的意识。


  那么他之前说的那些,就是在胡扯喽。


  不过,百里流沙却没有将他后来的认识,说出来。


  因为,一个君臣的关系,就足够超前的了。


  若是百里流沙再说得深刻一点,只怕会引得这些鬼精的少年们怀疑。


  这会儿听到赵眠兮说他有自己的看法。


  百里流沙立马谦逊地开口,道:


  “眠兮哥你说就是了。


  之前的想法,都是你想出来的。


  这会儿眠兮哥你的想法,或许才更应该贴切啊。”


  赵眠兮皱着的眉头,还是没有舒展开来。


  因为百里流沙说的话,对于他之前说过的那一段话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反对的东西。


  没有任何反对性的东西,那百里流沙之前的那个猜想,也就成立了。


  尽管有着百里流沙的这一种说法,赵眠兮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之前猜测的,这背后之人,是一个入朝堂不深,但是野心颇大的臣子。


  他或许想借着新君刚登基,准备搅混朝堂中的这一池水,从中渔利?”


  赵眠兮的话刚一说完,司马宁休便凑了过来:


  “入朝堂不深的臣子?”


  司马宁休顿了顿,幡然醒悟道:


  “那不就是不受宠的臣子?


  唉……


  你说他们这些芝麻大小的官真不容易。


  为了往上爬,还得搞出这么多的事……”


  司马宁休猛然顿住,接着叫了起来:


  “不对呀。


  一个小小的芝麻大小的官,哪里有的来城东杀人灭门的胆子?


  就算人家有吧,人家也没有这个能耐呀。”


  赵眠兮冷静道:


  “不,我说的这个入朝堂不深的臣子,身后可能还有一个曾经辉煌过,不过如今落魄了的家族。”


  赵眠兮的话音刚落,司马宁休的脑子里,便想到了一个人。


  不过,司马宁休一点儿异常也没有表现出来。


  但是,司马宁休没有将那个人说出来。


  不代表另一个跟司马宁休一样,也想到那个人的人,将那个人说出来。


  赵眠兮看都没有看司马宁休一眼,道:


  “我目前想到的,是甘氏的人。”


  甘氏有一个甘罗。


  六岁便将城西上庠中的众小孩迷得团团转。


  是个了不得的人。


  这样了不得的人,是不会行普通事的。


  况且,凭借如今甘氏的实力,是很难将甘罗送到他祖父曾经的位置上。


  因而,这一切,难道都与甘氏有关?


  虽然这些年甘氏沉寂,甘凉心善的名声,咸阳城中众贵族之间,皆有耳闻。


  不过,甘氏祖上毕竟是出过甘茂这样狠绝色的人。


  因而,即使是后来出了一个甘凉,又怎样呢?


  保不齐,跟甘凉同辈的人里面,他的堂兄,或者堂弟之类的人。


  有一个低调的狠绝色呢?


  那甘罗,辟雍四少年们都看到过。


  他在上庠的轶事,他们也听说过。


  司马宁休等人,可不觉得甘罗这样一个人,是甘凉养出来的。


  所以,难道是甘氏为了复出,而准备将朝堂中的水搅混?


  因着司马不懈的关系。


  司马宁休在第一个想到甘罗的时候,并没有说出来。


  百里流沙在一边听得啧啧称奇。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


  十二岁官拜上卿的甘罗,可不是一个喜欢在背后搅弄风云的人物。


  难道,其实真实的甘罗,是一个惯会弄权的人?


  这件事,众少年们暂时搁置了一段时间。


  因为感觉越往后,牵扯到的势力,就越多。


  赵眠兮皱眉沉思着:


  城东的灭门惨案,与范云被灭门的惨案不同。


  城东惨案是,刚一开始,就牵扯到了许多势力。


  后来越查下去,牵扯到的势力就越多。


  而范云惨案,却好像是凶手在杀了人之后,就人间蒸发了一样。


  除了范云宅子里满地的尸体,以及空掉的库房。


  凶手的其他痕迹,消失得一干二净。


  倒好像……


  赵眠兮滴溜溜转的眼珠子,忽然停了下来,眼睛一亮:


  当初范云的案子,凶手好像就是为了范云去的。


  所以,杀了范云全家之后,便一了百了了。


  但是,城东灭门一案,背后的人,却似乎有着千万种目的。


  所以,范云一案的背后凶手,与城东灭门案的凶手,一定不是同一个人。


  而当初,赵眠兮是肯定了,范云被灭门一案,背后的凶手,是秦庄王和吕不韦。


  所以,如今,城东灭门案背后的凶手,便一定不是秦庄王……


  等等……


  难道是因为吕不韦没有在秦庄王的身边,所以,前后两起案件,手法才会这么的不相同?


  赵眠兮的眉头,越走越深。


  不过没有皱一会儿,赵眠兮的眉头,便舒展开来了。


  因为,就像解一个算术题一样。


  如果解这个算术题的人,不管怎样也解不开这个算术题。


  那么,很大的可能,就是这个算术题本身就有问题。


  它给出的已知条件不够。


  这会儿,赵眠兮越想越复杂。


  那么,很明显的,关于这两起案件的线索,他们知道的还不够多。


  ——那么,他们还能从哪些地方,找已知条件呢?


  毫无疑问:


  为什么城东灭门案背后的凶手,会在杀了边觞一家和辛阳一家之后,独留下边觞的妻子?


  ——因为,边觞的妻子,身份可能有什么蹊跷的地方:


  一个是,或许边觞的人妻子是那背后之人的旧识。


  从当时现场的痕迹来看:


  边觞等人,是服了药晕倒了之后,被人一刀抹了脖子的。


  所以,难道是因为,那背后之人,对边觞的妻子,动了恻隐之心。


  所以,干脆让边觞的妻子动手,将她绑到了自己的船上?


  那么,边觞的妻子,与这背后之人的关系,想必是不一般了。


  赵眠兮暗暗得出一个结论。


  另一个是,边觞的人妻子,本来就是那背后之人,安在城东的一枚棋子。


  这一次,刚好用上了而已。


  所以,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赵眠兮他们,都只需要去查查那个女人背后的身份,或许,便可以从中得到什么线索。


  …………


  日子过得很快。


  很快,又是半个月过去。


  这一天,咸阳城北忽然热闹了起来。


  不一会儿之后,整个咸阳城的人,都热闹了起来:


  因为:


  那个在函谷关外作战的丞相吕不韦,回来了!


  早前便有从关外来的商人,透露了函谷关外的情况:


  听说,局势一片大好。


  所以,这会儿丞相吕不韦班师回朝,莫不是,函谷关外的军队退了?


  百姓们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是奔走相告着这个消息:


  “哎,今日我在城门口,看到丞相吕不韦啦。”


  “吕不韦?


  就是那个带兵去函谷关外的吕不韦?”


  “对呀。


  也不知道函谷关外的情况怎么样了。”


  “那还用说,这一次去函谷关外的,可不只有吕不韦,还有尘华君。”


  话风开始变了。


  众人幡然醒悟:


  对呀,这一次一起去的,可还有尘华君。


  于是众人,开始纷纷夸赞起尘华君来。


  至于什么吕不韦,则被众人,淡忘到了身后。


  也不知道,如今只有吕不韦回来了,却不见尘华君的身影,这函谷关外的军队,是退了没有?


  人群当中的白南,低下了头,淹没在了人群里。


  秦国王宫中,秦昭王愉快地哈哈大笑,又问了吕不韦一遍:


  “什么?不违你们这一次,直接把东周给灭了?”


  吕不韦低下头,回答道:


  “是的。


  这一次,主要是尘华君和蒙骜上卿行兵有令,英勇杀敌。


  臣此次跟着他们,倒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秦庄王制止道:


  “哎,不违,在我面前,你谦虚什么?


  我猜,灭东周的主意,便是你出的吧?”


  寻常人哪有这个胆子与魄力呀。


  蒙骜的家族在秦国世代为官,尘华君是秦国的王室。


  他们,都不会想到对东周朝廷动手。


  因为,毕竟名义上来讲,东周是所有诸侯国的家长。


  即使是如今,各诸侯国日渐强大,而东周朝廷,日渐式微。


  可是,诸侯国的人,从来都没有对东周朝廷动手的想法。


  没有这个想法,不代表他们打不了。


  东周朝廷不甘心自己权力的架空,所以,在七国中跳的欢。


  这一次,秦国国丧,东周朝廷便是第一个站出来,想要趁机攻打秦国的势力。


  函谷关外,有将近一半的人,是东周朝廷的人。


  在围秦的势力中,这将近一半的军队,却差不多是东周朝廷所有的兵力。


  因为这一次秦国实在是流年太不利了。


  东周朝廷热闹看得欢快,心思也是最活络的。


  在收到了消息之后,几乎倾巢而出。


  就想着啃了秦国,壮大自己。


  几乎倾巢而出,也就是说,东周国内,此刻形同虚设喽。


  于是,吕不韦与尘华君蒙骜等人一合计,便由吕不韦带兵,直接去攻打东周的都城。


  东周的都城被攻打,他们本来就只有这么一丁点儿的地方了。


  再让人占了去,不是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所以,东周的军队,立马就撤了,回去保护自己的都城。


  东周的军队撤了之后,围在函谷关外的军队,立马少了一半。


  本来众诸侯国看到东周带了这么多的军队。


  都准备以东周为首的。


  让东周攻在最前面。


  至于什么其他最艰难的地方,也让东周的军队去进攻。


  他们跟在后面捡漏就行了。


  不过这会儿,东周的军队都撤走了。


  围在函谷关外的其他势力,便一下乱了节奏。


  这时候,尘华君和蒙骜带兵打了出来。


  各诸侯便只得各管各的,跟秦国的军队打了起来。


  乱了的各诸侯国,便没有了之前团结起来的那阵势。


  加之他们在慌乱的情况下,还有些敌我不分。


  打着打着,便被秦国的军队引到了其他国家的军队里面,与其他国家的人,战作一团。


  因而,这一次,秦国的军队,顺利地解了函谷关之围,并且,还灭掉了东周。


  秦庄王听得整个事情的经过。


  满面红光,高兴得都合不拢嘴。


  吕不韦话音落了之后,秦庄王意犹未尽地开口,道:


  “这一次,东周不好过啊。”


  即使是他们秦国没有去追究东周后续的麻烦,只怕,其他国家因为这一次的失败,也不会对东周善罢甘休。


  大家都派兵去攻打某个国家了。


  若是战胜了还好。


  战利品大家分一分,皆大欢喜。


  若是战败了,在众多的国家中,恐怕就有一个国家要背锅了。


  所谓背锅,不仅仅是承受了“导致失败”这一个名声。


  还有可能,在战败了之后,需要赔偿其他与它一样,失败了的国家的损失。


  因为其他国家的失败,都是因为这个国家不恰当的举措造成的。


  在众多国家相约一起围攻某一个国家的时候,失败了。


  即使是所有的国家,都没有过错。


  却也有可能,有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会被其他国家推出来,做“背锅者”。


  更何况,是这一次,东周朝廷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呢。


  其他国家的势力,不把东周宰了才怪。


  毕竟,吃掉秦国的势力也是吃。


  吃掉东周国的势力也是吃。


  之前他们带兵去吃秦国的势力,是因为秦国处在一个砧板上的位置。


  现在呢?


  东周国都被秦国切好了。


  其他国家没有不吃的道理。


  因而,即使是他们秦国,对东周国留了情。


  可是,东周国估计也很难得在一批饿狼中,存活下来。


  至于为啥他们对东周国留了情:


  当然不是因为他们秦国有多么的仁善,忠诚。


  而是,他们秦国不想独自背上一个杀掉他们老祖宗的恶名。


  秦国做了第一个出手的人,剩下的东西,他们就放在那儿了。


  单看其他的诸侯国,敢不敢要。


  秦庄王越想,心情便越觉得愉悦。


  当即下令,给班师回朝的丞相吕不韦大摆庆功宴。


  王宫里大摆庆功宴的消息传来,咸阳城中的百姓,这才确定了:


  丞相吕不韦这是打了胜仗回来了。


  (https://www.tiannaxs.com/tnw128059/4740499.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