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重温青葱岁月 > 第33章 医者仁心

第33章 医者仁心


  等到女人们把供品都摆上供桌之后,接下来大家才开始分享年糕。

  女人们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大盆白菜炒肉丝,林佩兰摘两团年糕压成饼状,然后将炒好的菜包进里面像包饺子一样包起来,先递给公公和婆婆,其他人则自己动手。

  沈重楼自己包了一个,咬一口,外面的年糕软糯而又不失筋道,里面的馅料清香爽口,层次感丰富,又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家乡美味。

  他一口气吃了四个,怎么都停不下来。

  年底一连阴冷了半个月的天气下午终于得已见晴,沈家的小院里阳光充足。

  除了沈广白还在前面诊室里坐堂诊治病人之外,沈家七兄弟都在院子里一边斗地主,一边惬意地晒太阳。

  老三沈凌霄则一如即往地带着一众子侄练拳,他从小习武,一直是沈家的孩子王,就连小姑姑沈青黛都跟着学得有模有样。

  一时间沈家的小院里笑语盈盈,宛如阳春三月。

  祭完祖女人们又开始准备晚饭,晚上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一起坐下来吃了顿火锅,这也算是过年前的一个预热。

  沈家人多,坐两桌还嫌挤。

  沈青黛本来想坐长辈们那桌的,可惜那边实在坐不下去了,她只能到侄子们那桌去坐。

  男孩子们对于小姑姑自然是敬重的,一个个抢着给她夹菜,自己都顾不上吃。

  沈青黛今天也喝了一点点黄酒,小脸红朴朴的,比平日更显娇俏。

  孩子王沈家老三沈凌霄不甘寂寞,拿了碗筷跟过来凑热闹,“那边太严肃了,还是跟你们一起有意思。”

  沈凌霄性格开朗,从小喜欢练武,平时就跟孩子们打成一片,所以沈家的小辈们都喜欢跟他在一起。

  “三伯,你练过童子功吗?”老八的儿子,沈家最小的孩子,今年刚上初中的沈文元突然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提问。

  沈凌霄看他一眼,叹了口气,“唉,我当年倒是想练童子功来着,可是想到我要是练了童子功就不能结婚生子,那你三伯母和三哥怎么办,所以为了他们的幸福生活,我还是放弃了。”

  那边老三老婆一听,气不过,冲这边叫道,“要练你去练啊,谁稀罕你了。”

  “你让我练我就练啊,那我多没面子?”沈凌霄很有骨气地一昂头,“我偏不练,哼。”

  女人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引得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吃过晚饭收拾完毕之后,叔叔婶婶们一起动手帮忙把沈家小院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然后在大厅里继续看电视的看电视,打牌聊天的打牌聊天。

  而沈重楼则跟父亲和阿公到制药房,关起门来,开始学习怎么炒制白术。

  药房重地,没有老爷子的允许,即便是沈家的子弟也不能随便进去的,所以沈重楼也是头一回进来。

  只见里面一个漆着红漆的案台上供奉着药王孙思邈以及沈家几代从事医的烈祖列宗的画像,沈广白先点了支香给父亲。

  沈泽湖接过来之后,却递给沈重楼,“你过来,拜拜药王和烈祖烈宗,求他们保佑我们制药顺利,药效好。”

  沈重楼接过那支香,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上前插到那些画像前面一个装了米的竹筒里之后,制药工作正式开始。

  制药房里有一个土灶,灶上放一口大铁锅,沈广白用火柴点燃一小块松明放进灶里,同时告诉沈重楼,对于制药来说,烧火也是一门技术。

  该火旺的时候一定要旺,该小的时候必须要小,否则不但可能影响药效,还有可能炒糊了。

  首先用大火将那口铁锅烧热,等麦麸下锅之后就要调到中火了,麦麸炒到微焦便可以把白术放进去一起炒,这时候更得注意控制火候,一直慢慢调到最小,直至最终熄灭,用灶坑里留下灰烬的余温继续炒,否则药还是会炒糊。

  沈重楼虽然生长在中医世家,还真不知道炒个药而已,烧个火居然也有这么多讲究。

  看来要真正做好药确实不容易,得投入最大的耐心才行。

  铁锅烧热了之后沈泽湖将一簸箕麦麸倒进锅里,然后用一个大铁铲子开始翻炒。

  做了几下示范之后,对沈重楼道,“现在你来试试。”

  沈重楼接过铲子,随手一铲,却因为用力过猛,将一铲子麦麸翻出锅台,撒得沈广白一头都是。

  把沈重楼吓了一跳,好在麦麸刚下锅并不烫。

  沈广白一边拍掉头发上的麦麸,一边笑骂道,“臭小子,用这么大力做什么,你得控制力度,把锅底的麦麸翻上来就行了,目的是让所有的麦麸受热均匀,以免一部分受热过度烧焦了,另一部分还是凉的。”

  阿公倒是极有耐心,“刚上手生疏是难免的,以后慢慢就好了。”

  沈重楼依言减轻了手上的力道,他是真想不到这翻炒的动作看似简单,可要让所有的麦麸均匀受热却并不容易。

  好不容易将麦麸炒得能闻到焦香味了,阿公才把旁边竹筐里的白术倒进铁锅里。

  一边倒还一边跟他解释,“咱们沈家炒白术有自己的独家秘方,今天一早你爸买好白术之后马上就用黄酒泡了,然后装蒸笼里蒸半个小时,已经放到外面院子里凉得半干,这样炒制出来的白术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健脾却湿的功效。”

  沈重楼默默记在心头,原来炒之前还得先泡黄酒并且经过蒸煮,看来所谓的炒白术并不是单纯字面上的炒,里面包含了一整套的工序,缺一不可。

  前世沈重楼虽然身在国外,却也知道国内一直都在提倡匠心精神,意思是希望各行各业不论做什么都必须具备一颗匠心。

  在他看来,医药这行光有匠心精神是远远不够得,还必须具备一颗悲天悯人的仁心。

  就比如这制药,其实你用几道工序真的没有人看到,只有做药的人自己心里清楚。

  这一切全靠制药者的良心,也就是所谓的仁心。

  如果为了省事,完全可以随便用麦麸一炒,变了色,看上去像是炒过的就行了,现在很多无良药材供应商就是这么做的。


  (https://www.tiannaxs.com/tnw127667/7750301.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