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小说网 > 超级补给箱 > 第四百八十章 往日事

第四百八十章 往日事


  此刻,展小贵等人在前面不远处的村子里发现了许多人头攒动,走过去一看才发现是人们排队擀毡呢。同样这样的镜头在很久以前就不止一次的出现过,现在偶尔还会反复。

  这不过去,在农村擀毡匠备受人们的尊重。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很多人从窑洞里搬了出来,不再留恋土炕了,毡也就随之悄然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擀毡匠也越来越少。

  随着老一辈擀毡艺人的慢慢老去,擀毡这一非物质文化也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时至今日,羊毛的用途很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然而,毡却正在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擀毡这门手艺也正在消失。

  在以前,羊毛最普通的用途就是用来擀毡。擀毡这一工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主要盛行于北方地区。

  擀毡技艺是由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宋末及元朝时期,蒙、回、汉等多民族在西北地区杂居,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堡,用毡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学习了擀毡技艺。从此,擀毡技艺在西北土地上生根发芽,遍地开花,“毡匠”这一职业也便应运而生。

  擀毡用料主要以羊毛、牛毛为主,属纯手工作业操作,一般要经过弹毛、铺毛、喷水、喷油、撒豆面、铺毛、卷毡、捆毡连、擀连子、解连子压边、洗毡、整形、晒毡等十几道工序方可完成。

  过去,在农村擀毡匠备受人们的尊重。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很多人从窑洞里搬了出来,不再留恋土炕了,毡也就随之悄然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擀毡匠也越来越少。随着老一辈擀毡艺人的慢慢老去,擀毡这一非物质文化也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然而,在距今上千年的时间里,毡在西北地区人们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炕毡、毡鞋、毡帽、雨毡、门帘等都是山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由于原料充足,曾几何时,擀毡作为一门养家糊口的主要手艺而被人们竞相追捧,人们纷纷外出求艺,于是后来就出现了以擀毡、羊毛编织为营生的一部分手工艺人。

  擀毡是件苦差事,得先用绳子绕过屋梁把弓悬起,弓下放上备好的生羊毛,擀毡人胳膊上套上拨子拉动牛皮弓弦,把羊毛一遍遍地弹打得直到蓬松柔软,像一团棉花。

  毡匠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从不疏漏每一个环节。

  其工序为:先把羊毛剔除杂物,捡净晒干,剁成寸节,然后弹熟弹透;再把弹好的羊毛铺到竹帘子上,喷上凉水,在羊毛里加点黑面粉、清油,按比例调和,为的是擀出的毡瓷实、光滑;铺一层毛撒一层面粉,再喷一层食用油,用工具把羊毛打理平整,然后卷起竹帘,用绳子捆紧反复摔、滚,行话叫“跌帘子”,形成毡胎;之后,将毡胎放在一块斜立在水槽边的木板上,用开水边浇边用脚上下来回搓揉、滚动,直到水分挤出羊毛充分粘合,并拉平四角使其成型;最后,再用清水洗白、晒干。

  可以说,擀毡的“擀”除了需要手艺之外,更需要体力,那一番擀来擀去,两腿酸困发麻,没有腿力的人是坚持不下来的。

  毡匠三件宝,弹弓、竹帘、沙柳条。擀毡的工具看上去十分简单,然而,要使用好弹弓、竹帘、沙柳条这三样工具,将弹、洗、揉三道工序做到位,却是需要体力和耐心的。

  擀毡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劳动,擀毡时哼唱单调的曲子是用来统一动作、调动情绪的,也用来计算擀的次数的。以数字为词,曲调短小、热烈红火,其实也是毡匠们互相鼓劲出力的。

  以擀一条宽四尺,长六尺的大毡为例,要用十二斤毛、一斤面粉、三两香油,需要三个人经过六个小时的弹、铺、洗等几个环节才能完工。倘若在某一环节上你偷了工,擀出的毡的质量定然是要下降的。一块毡擀得好,除了宁夏滩羊毛质地优良外,更主要的还是毡匠的手艺精湛。

  毡种类很多,按羊毛的种类分,有春毛毡、沙毛毡、绵毛毡等;按规格分,有四六毡、五七毡、单人毡和回族兄弟作礼拜用的拜毡等数十个品种;按花色分,有白毡、花毡、红毡、瓦青毡等。何毡匠样样做得精致。

  因为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勤学苦练,在擀毡这一行业,何兆元声名远播,擀出的毡名头很响,以柔软、舒适、匀称、洁净、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擀毡四十多年间,经这些农村人的手擀制的毛毡近万条。村子山脚下许多农户家中炕上还铺着他们擀的毛毡,有的都四十多年了,依然光滑、结实如初。他还有绝活,在毡里加入面粉和清油的方法就是他发明的,这样用山羊毛擀出来的毡可以“站立”起来。“擀毡把式高不高,就看最后一道道。”最后一道工序揉弄毡边最为讲究。因为参差不齐的毡边不能用剪刀裁齐,只能靠手工揉弄。

  没有丰富的经验和高超手艺的人,是做不出笔直带棱的毡边的。而何兆元擀出的毡棱角分明,刀割剪裁一般。

  在大集体年代,因为擀毡手艺超群,允许他专门擀毡挣工分顶口粮。

  “那时擀毡很吃香,活计多,忙起来常常是通宵达旦,一天最多能擀三条毡。一月下来,挣七十多元钱,向生产队交六十元钱,个人还能落下十多元。”在谈及那段岁月时,何毡匠的表情自豪而骄傲,因为,那时干部工资一个月也就十多块钱。

  在擀毡人的家里,有一长七尺的木质弹毛大弓,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张大弓原是中宁县老毡匠黄光林家祖传下来的。

  因为喜爱那张弹毛大弓,他花血本用六百斤大米换来的。从此,时值壮年的何兆元每天肩挑大弓走街串巷,这张已经跟随他近五十年的大弓,由于擀出来近万条毡,弓面已经凹进去一寸多深的坑。如今,这张大弓已经成了何兆元家的传家之宝,但凡来人,他总是要带着去看这张大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擀毡业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尽管还有些人会偶尔找何毡匠去擀毡,可是,擀毡正在走向消失的边缘。四十多年来,何兆元先后带出过很多徒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徒弟都转行做了别的行业,手艺也已半途而废。


  (https://www.tiannaxs.com/tnw113645/4375194.html)


1秒记住天呐小说网:www.tianna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tiannaxs.com